首選珍藏

從此江山新正朔——從舊曆到新曆

從此江山新正朔——從舊曆到新曆

頒布曆法改定正朔向來是中國古代最重要的儀典,由於上至天子下至百姓在祭祀時都要符合曆法,史官紀事也需要記錄準確的日期,農業四季節氣以及履行商業條約更與曆法密不可分,因此曆法的修訂自然而然被視為國家的根本大事。

歌謠戲曲裡的庶民面貌

歌謠戲曲裡的庶民面貌

歌謠傳唱、戲劇改編社會事件的例子屢見不鮮。臺南運河1926年竣工後發生多起投水事件,警察署甚至成立專責取締自殺的單位。

吹拂南岬的異國之風

吹拂南岬的異國之風

臺灣在「羅發號事件」、「南岬之盟」、「八瑤灣琉球人事件」與「牡丹社事件」後,外國勢力又再度來到臺灣,加上在一八八三年完工的鵝鑾鼻燈塔,使得國際戰略地位逐漸提升,並且為之後的臺灣建省、日本奪取臺灣埋下了伏筆。

是薜荔,不是愛玉喔!

是薜荔,不是愛玉喔!

薜荔的攀緣性佳,極適於庭園造景。在臺灣的許多校園、庭院中,也都會用薜荔來裝飾,尤其現在推行環境綠美化,屬於臺灣原生植物的薜荔更是極佳物種。

跨越傳統性別形象--臺灣幼稚園與男幼教師

跨越傳統性別形象--臺灣幼稚園與男幼教師

隨著時代演變,「男主外女主內」的印象已經大為改觀,男女適合的學科和職業界線也漸漸模糊。男性幼教工作者表現出不輸女性的耐性和用心,經由實際行動取得同事、家長肯定,有助於兩性共同參與親子教養的風氣。

楊水心日記——世家大族的女性日記

楊水心日記——世家大族的女性日記

楊水心在十七歲與當時十八歲的林獻堂結婚,她心性仁厚,恤貧濟困,不佞佛,喜歡吸收新文化,是霧峰林家的中心人物。

日治時期在台學者

日治時期在台學者

數位典藏中收羅了伊能嘉矩、鳥居龍藏、森丑之助、川上瀧彌、佐佐木舜一、鹿野忠雄等在日據時代裡於台灣從事人類學、地理學、植物學等研究的學者們的藏品。

跨時空的邂逅──浩然藝文數位博物館

跨時空的邂逅──浩然藝文數位博物館

新竹交通大學的浩然圖書館典藏了一系列台灣藝文家的作品,經由網路推廣,讓李泰祥與楊英風的作品得以深入校園,藝文典藏的不同可能性。

瀏覽全部珍藏特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