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選珍藏

門神的祖先:桃符

門神的祖先:桃符

在古代的中國,人們會拿木板,把底端削尖,在木板上刻劃出神怪的臉,把這塊木板插在家家戶戶的門上。他們相信,這片薄薄的木板擁有神奇的力量,足夠嚇跑那些帶來災厄的鬼神,為自己的家帶來祥和寧靜。這就是「桃符」。

一九三○年代的臺北時尚

一九三○年代的臺北時尚

一九三○年代,臺北市工商實業繁華興盛,不但是全島的政治經濟樞紐,公共建設與都市發展也已經超過許多中國與日本的二線城市。本篇將介紹上個世紀三○年代臺北街頭常見的服裝。

楊水心日記——世家大族的女性日記

楊水心日記——世家大族的女性日記

楊水心在十七歲與當時十八歲的林獻堂結婚,她心性仁厚,恤貧濟困,不佞佛,喜歡吸收新文化,是霧峰林家的中心人物。

代天巡狩•送王燒船——臺灣王船信仰

代天巡狩•送王燒船——臺灣王船信仰

臺灣的王船信仰源自於高溫多溼、瘴疫橫行的中國華南沿海,自古形成了祭拜瘟神疫鬼、再以船隻恭送出海,希冀能驅逐惡疫。在清代逐漸變化為以俗稱「遊天河」的燒船方式來代替送船出海,以免禍延他鄉。

揚帆出發--稀有帆鰭魴之採集記錄

揚帆出發--稀有帆鰭魴之採集記錄

過去帆鰭魴的紀錄相當稀少,日本、韓國及美國的夏威夷以及加州外海曾有過少數報導。目前我們對這種魚的生態仍不了解,只知道大部分都採自深海,屬深海中層游泳性魚類。

剪功流暢黏雲裳——絢麗斑斕的剪黏

剪功流暢黏雲裳——絢麗斑斕的剪黏

早期臺灣寺廟建築以木質為主體,將雕工、裝飾藝術發揮得淋漓盡致。剪黏即是以鐵絲為骨架,填入灰泥塑形,再黏上已剪好不同弧度、色彩的陶瓷碗片,最後彩繪修飾細節的一種鑲嵌藝術品。

吹拂南岬的異國之風

吹拂南岬的異國之風

臺灣在「羅發號事件」、「南岬之盟」、「八瑤灣琉球人事件」與「牡丹社事件」後,外國勢力又再度來到臺灣,加上在一八八三年完工的鵝鑾鼻燈塔,使得國際戰略地位逐漸提升,並且為之後的臺灣建省、日本奪取臺灣埋下了伏筆。

待『估』而嫁──臺灣傳統漢人社會的婚嫁

待『估』而嫁──臺灣傳統漢人社會的婚嫁

古時臺灣婚姻論財的風氣,導致許多貧家男女在婚姻市場屈居劣勢,再加上男性繼承宗祧根深蒂固的觀念,遂產生許多種類型的變例婚姻,包括招婿、招夫、養媳、蓄妾等,在臺灣社會通稱為小娶。

瀏覽全部珍藏特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