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和十二年(1937),臺灣總督府專賣局在臺北松山地區興建「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松山煙草工場」,是目前少數僅存1930年代臺灣產業建築,不僅是臺灣煙草專賣發展的歷史建築古蹟,也是對台北市之市區發展史具有見證作用。
府城為文化古都,經過歷史的變遷,歲月的流失摧毀了許多珍貴的古蹟文物,但在現有的台南,仍留存著的歷史記憶,待我們去保存與發揚。
位於淡水河口的紅毛城在歷經世代易主後,有了現在的面貌。無論是西班牙人、荷蘭人或是英國人都為她增添不少風華。
由於曾是日本皇族的休憩所,日治時期稱為「池亭」的臺中湖心亭一度管制甚嚴,直到一九一四年才開放民眾參觀。現在湖心亭已是市定古蹟,也是是臺中市民的休憩好去處。
萬金天主教堂座落在屏東縣萬巒鄉萬金村內,是現存年代最古老的天主教教堂。早年西方宗教傳入臺灣,為了避免在地民眾無法接受,建造教堂時除了彰顯宗教意涵,也必須顧及本土色彩,因此造就出中西合璧的風格。
澎湖天后宮是臺灣創建最早的媽祖廟,迄今至少有四百多年歷史,澎湖天后宮以面朝港口、背倚小丘之姿屹立於山坡上,形成前水後山的佈局,不僅具有風水意義,其坐北朝南的地理位置,更顯地位之崇高。
「城」原指城牆,「隍」指沒有水的護城河,城隍乃守護城池之神,是祈求保境安民、賞善罰惡的民間信仰。
「鯉魚躍龍門」的傳說說道:數千條溯黃河而上的鯉魚,將有一隻能躍上龍門瀑布,過者漸化成龍,化龍之前則稱為鰲。鰲魚更是廟宇建築中常出現的意象,另一個與鰲魚相似者,便稱「金吾」。
日治時期,日人來臺灣展開甘蔗研究與製糖工業的建設,出口砂糖成為當時臺灣重要的經濟支柱。「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成立後,虎尾糖廠順理成章地成為「臺灣第一工廠」。
將淡水的古蹟在網路上解構,針對建築的整體與部分細部,完成3D透視圖、VR環場、動畫,並製作出3D模型,甚至利用這樣的背景,融合自身關切的主題,讓真正生活在當地的人也成為一個地方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