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白水於其九十歲之際,完成了當代最大幅的彩墨畫〈太魯閣之美〉,描寫太魯閣峽谷自東而西的壯麗景色,結構上類似中國傳統畫卷,不但有景致的變換,更融合了時間的移轉。可讓人在同一個時空體驗從太魯閣白天到夜晚的變化。
擅長墨荷畫的張大千在1945年與1962年分別畫了〈大墨荷通屏〉與墨荷手卷〈水殿暗香〉,本文以此兩幅畫作來介紹張大千在這其間相隔近廿年兩個畫風發展階段中,不同時期的創作風格。
我國人物畫,早自戰國時代帛畫,到了漢代畫像磚則展現民間日常勞動生活題材和歷史故事題材,為人類在照相術發明之前的時代,留下珍貴的圖像史料。
日本統治臺灣期間雖以發展日本文化為主力,推行日本文化和教育,但對於傳統漢文化的人文哲學仍非常重視;經由各種書畫會、書法叢籍、雜誌傳播等,逐漸改變臺灣的書畫學習風氣。
劉海是五代宋初時的道士,道號海蟾子,道教全真道將之奉為北五祖之一,元世祖封其為「海蟾明悟弘道真君」,民間稱為劉海蟾,最後以訛傳訛衍生為劉海戲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