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的石滬數量豐富、造型優美,是珊瑚礁棚漁業文化的特色之一,它們存在於潮間帶上,用來捕魚,堪稱台灣最有潛力登錄世界文化遺產的資源之一。
旗魚類雖為臺灣東部沿海常見之重要經濟性魚種,但由於其漁獲體型皆很大,所以各標本館典藏均不多見。本篇介紹水產試驗所東部海洋生物研究中心(前臺灣省水產試驗所台東分所)所收藏的旗魚標本,是國內唯一有完整系列典藏之標本館。
台灣東部、東北部及西南部海域有許多稀奇古怪的深海魚類,主要種類包括燈籠魚、巨口魚、鼠尾鱈、深海鮟鱇及深海鯊魚等。為適應 200 公尺以下的深海環境,因此他們演化出長牙、可伸展的嘴和胃,以及發光器等。
台灣擁有得天獨厚的海域環境,南北端佈滿珊瑚礁,珊瑚礁魚的種類高達一千五百種,繽紛的習性還有外觀也演化出了各種特殊的共生關係。
說到採集魚類標本,陳義雄教授與陳鴻鳴教授可有說不完的甘苦談:也許是得忍受嚴酷的氣候環境,也許是有被毒蛇追擊的危險,但他們卻將自己的工作形容成是「孤獨的走在最前面,只為了find something new。」
位在太平洋溫暖海域及寒暖流交會的臺灣,以岩岸為主的海岸,幾乎都曾有珊瑚礁生存的痕跡;豐富的物種組成了縝密的食物鏈,彼此的關係都是密不可分,缺一不可。
石滬是古老智慧的結晶,因應自然環境、就地取材的人工捕魚陷阱。澎湖縣共五百八十七口石滬,密度堪稱世界第一。
黑潮流經臺灣東部海域,形成各種洄游性魚類的漁場,農曆年後,一座又一座金黃色小山丘取代了原本由旗魚劃分成棋盤式走道的市集,這些金黃色的漁獲,就是鬼頭刀。
水域生物的繁殖形式多采多姿,無論是在求偶、交配過程,或者是後續照料上,所有物種多樣化的繁殖行為背後,最根本的終極目的都是為了傳宗接代。動物在繁殖的時候,後代的數量天差地遠,是什麼因素決定他們後代的數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