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選珍藏 : 收藏在台灣潮間帶的美麗典藏品

澎湖石滬是一種收藏在台灣澎湖群島間,潮間帶上的大型典藏品,它的歷史悠久,有文獻的紀錄就有近300年的歷史。澎湖石滬的造型典雅,由天空鳥瞰,時而圓滑、時而蜿蜒,像如意、像祥雲、像靈芝。石滬捕魚為一種古老的世界性漁撈活動,根據文獻的記載,石滬的出現最早為新石器時代。美加、澳洲、英格蘭、夏威夷、密克羅尼西亞、芬蘭等都有文獻;韓國、日本、琉球、台灣、菲律賓、泰國、玻里尼西亞、美拉尼西亞等太平洋諸島都有石滬分佈。在日本,有許多石滬被指定為文化紀念物,甚至被稱為活化石;在南島語系的國家,石滬被視為是財富的象徵,甚至是皇室的財產。澎湖的石滬極可能是全世界密度最高、數量最多,且目前仍能使用的結構物,堪稱台灣最有潛力登錄世界文化遺產的資源之一。

石滬是珊瑚礁棚漁業文化的特色之一,但並非每個地方均能有石滬,因為石滬具有特殊的構築條件,一般成滬的條件為:要有石材、潮差大、風浪強、礁棚大等。澎湖群島有近百個島礁,海岸線曲折蜿蜒長達320公里長,潮間帶淺棚寬廣,傾斜度小,潮差又大,玄武岩與咾咕石等石材又極易取得,尤其澎湖植物資源貧乏,就地取材造船結網幾近不可能,於是利用天賦優渥的地理條件,發揮長年累積下來的海洋生計經驗與海洋產業智慧,鳩集人力,在海田上造滬捕魚,風險小,經年都有漁獲,蛋白質來源不虞匱乏,不失為一個較穩當的方法。澎湖的石滬不但數量豐富,且造型優美,不但是早期漁業文化的縮影,同時也是珍貴的人文地景。

隨著近年漁獲的枯竭,玄武岩與珊瑚礁的禁止開採利用,許多石滬漸漸因經濟效益與修補材料的欠缺而步向廢棄失修之途,為保存澎湖特有的石滬形式,以及衍生的石滬文化,本研究擬建立澎湖地區石滬相關資料與文物較完整之數位典藏資料庫,將澎湖現存的石滬形式、文化,加以較詳細的登錄、測量,並選擇較具代表性的形式,繪製平面圖及3D圖,並將上述影像、文字均以數位化的建置,以供大眾便捷地瀏覽,並將該項最原始的漁獲方法加以記錄保存,以利於石滬形式與文化的保存、推廣與教育。

近20年間,國內外興起一股生態旅遊(Ecotourism)之風,以石滬為主題的深度旅遊,去年(2005年)正在澎湖吉貝一帶推廣,並受到許多遊客的好評。這項具有地方特色的資源,不但能開創觀光契機,吸引國際觀光客,同時也可兼具文化地景保存、海洋生態研究與海洋教育的效益。

數位典藏-澎湖的石滬形式與文化




Share

收藏在台灣潮間帶的美麗典藏品相關藏品

炭礁滬

炭礁滬

  • 主題與關鍵字:弧形石堤
  • 描述說明:縣總編號:535
1 / 48
角帶滬

角帶滬

  • 主題與關鍵字:弧形石堤
  • 描述說明:縣總編號:52
2 / 48
鐘螺滬

鐘螺滬

  • 主題與關鍵字:弧形石堤
  • 描述說明:縣總編號:528
3 / 48
紅土滬

紅土滬

  • 主題與關鍵字:弧形石堤
  • 描述說明:縣總編號:399
4 / 48
外新滬

外新滬

  • 主題與關鍵字:單滬房
  • 描述說明:縣總編號:307
5 / 48
雙心石滬

雙心石滬

  • 主題與關鍵字:雙滬房
  • 描述說明:縣總編號:558
6 / 48
汕仔尾滬

汕仔尾滬

  • 主題與關鍵字:弧形石堤
  • 描述說明:縣總編號:374
7 / 48
宮口滬

宮口滬

  • 主題與關鍵字:弧形石堤
  • 描述說明:縣總編號:444
8 / 48
外滬

外滬

  • 主題與關鍵字:弧形石堤
  • 描述說明:縣總編號:61
9 / 48
牛心灣外滬

牛心灣外滬

  • 主題與關鍵字:單滬房
  • 描述說明:縣總編號:526
10 / 48
第 1 頁
共 5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