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蘭文里
圖 / 蘭文里
如果我們說,1950年代的臺灣,正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廢墟中復甦,那麼橫跨濁水溪的西螺大橋,無疑是當年最為人津津樂道的重大建設。西螺大橋的建成,不只象徵臺灣經濟走上成長之道,更訴說著二十世紀臺灣史的一頁滄桑。
1908年,日本殖民政府完成縱貫鐵路的建設,隨著往後數十年科技產業發展,汽車與機踏車數量大增,同在島內運輸網絡中扮演關鍵角色。但是,濁水溪硬生生分隔了臺灣南北,商旅路客如果要從北邊的彰化跨過濁水溪造訪雲林,不是得改搭火車,就是要乘著竹筏擺渡,相當不便。
在1930年代,大家即有興建一座橫跨濁水溪、可供汽車行人通行兩岸橋樑的想法。不過時序到了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為了擊敗「鬼畜米英」,鋼鐵成為日本帝國極為珍貴的戰略物資。這座大橋也就只能先完成橋墩,空餘夢想迴盪。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地方仕紳再度啟動濁水溪橋樑建設的想法。在這份臺灣省諮議會典藏、由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數位化的1946年提案中,我們可以看到省參議會議員劉傳來、李崇禮、李友三、黃純香等人,共同要求政府盡速興建西螺大橋,以解決南北交通不便的窘境。當然,提案諸公也知道政府財政困難,發行特別公債、向民間募集大橋修建的資金,就成為委員們的共識。
西螺大橋興建案提案。
圖片來源:臺灣省諮議會。
無奈,戰後臺灣百廢俱興,「臺灣錢淹腳目」的榮景在戰火與通貨膨漲的摧折之下,早已不見蹤影,要到幾十年後才會重現。不管是政府或民間,都沒有游資大興土木。直到1952年,臺灣、這個自由中國的復興基地,在美蘇對抗的冷戰棋局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大量美援源源不絕奔赴臺灣,大橋工程也得以復工,所有鋼鐵資材據說都是美國原裝進口,今日的大橋在紅油漆的遮掩下,據說眼尖的部落客還是可以找到匹茲堡鋼鐵廠的出廠刻印。
或許是為了彰顯民主自由陣營的優越性,這座大橋的施工快得驚人,1953年1月就風光通車。只是到底這座連結濁水溪南北兩個不同行政區的橋樑該喚作什麼名字?彰化人與雲林西螺人一直針鋒相對。頭痛的臺灣省政府只得請洋大人、美國杜魯門總統出馬,用「人家美國總統已經在國會審核美援的公開場合,把這座橋命名為『西螺大橋』」云云,平息了兩地鄉民的爭議。
完工後的西螺大橋,不只讓臺灣縱貫線交通網絡有了更完整的發展、扛起南北運輸的重任,號稱「遠東第一大橋」1939公尺的她,也讓戰後臺灣社會頭一次有了值得跨耀的事物。1958年的電影名作「王哥柳哥遊臺灣」中有她的身影,1960年代臺灣銀行發行的橫式紙幣中,也可以見到西螺大橋橫跨濁水溪的姿態。
臺灣銀行所發行的拾圓紙幣,右方即是西螺大橋(取自維基百科共享資源)。
今日,西螺大橋在交通上的重要性,已然不復以往。但是從歷史文化的觀點出發,這座歷經許多磨難、齊集多國心血方才完工的大橋,意義委實非凡。或許閒暇之餘,您也可以偶爾擺脫高鐵的束縛,立足在濁水溪畔,憑弔臺灣百年的大河流轉。
臺灣省諮議會•典藏史料數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