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mpleViewer requires Macromedia Flash. Get Macromedia Flash. If you have Flash installed, click to view gallery.

百畫堂-歲末

歷史上臺北市發展重心先由艋舺至大稻埕,清末則開衙建府修築臺北城,與前兩地並稱三市街,再經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銳意經營,至三○年代工商實業繁華興盛,不但是全島政治經濟樞紐,公共建設與都市發展也已超過許多中日二線城市,有「島都」的美名。

臺灣博覽會前夕臺北市內常住人口總計二十八萬多人,其中六成五是臺灣本島漢人,二成九是日本內地人,彼此文化風俗不同,傳統服裝也相異。日本在明治維新後推行西化,西式軍隊制服和西裝洋裝先後風行,旋即傳到臺灣;來自上海的時髦服飾與髮型化妝亦透過書報雜誌的傳播同步流行臺北街頭。

除衣著樣式表現東洋西洋、傳統現代的交流外,自清到民各代歷史記錄都提及臺灣人在服飾上精美講究,特別是女性。由於原先臺灣本地甚少紡織,海外貿易又發達,置裝布料取自四方,本邑婦女益精於裁紉與刺繡,出門時穿著各色花樣翻新的傳統服裝、新式旗袍或女性洋裝,常使初至此地的訪客感到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