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金天主教堂座落在屏東縣萬巒鄉萬金村內,是現存年代最古老的天主教教堂。早年西方宗教傳入臺灣,為了避免在地民眾無法接受,建造教堂時除了彰顯宗教意涵,也必須顧及本土色彩,因此造就出中西合璧的風格。
「清明」在一年的二十四個節氣裡排行第五,和這個日子相近的還有寒食節。本篇介紹古人們在清明時分調養身心的食膳與中藥。
澎湖天后宮是臺灣創建最早的媽祖廟,迄今至少有四百多年歷史,澎湖天后宮以面朝港口、背倚小丘之姿屹立於山坡上,形成前水後山的佈局,不僅具有風水意義,其坐北朝南的地理位置,更顯地位之崇高。
「城」原指城牆,「隍」指沒有水的護城河,城隍乃守護城池之神,是祈求保境安民、賞善罰惡的民間信仰。
縱貫鐵路興建的重大推手之一長谷川謹介(一八五五∼一九二一),受到臺灣總督府民政長官後藤新平的指示,一八九九年來臺任職「臨時臺灣鐵道敷設部」技師長,著手規劃聯絡臺灣南北的縱貫鐵路;縱貫線鐵路由南北兩端分別開工,一九○八年三月,縱貫線最長的隧道「九號隧道」完工;四月二十日,南北兩端的鐵路於中部接軌,全線通車營運。
十九世紀時,有著分類械鬥和頂下郊拼背景的艋舺,在開港通商後出現利益衝突,因為一起租屋事件而引發了流血衝突的憾事。
一九三○年代,臺北市工商實業繁華興盛,不但是全島的政治經濟樞紐,公共建設與都市發展也已經超過許多中國與日本的二線城市。本篇將介紹上個世紀三○年代臺北街頭常見的服裝。
自清末開始的臺灣詩人南北酬唱進而發展為全島詩人大會,參與的詩社包括臺北州的瀛社、新竹州的桃社與竹社、臺中州的櫟社、臺南州的南社和嘉社等等,各地詩社互連聲氣,輪值召開聯吟會讓全臺各地詩友共聚一堂題詩唱和。
馬偕是早期來台佈道的基督教傳教士之一,他募款興建了偕醫館、牛津學堂與淡水女學堂等,對醫學與教育貢獻良多。
十九世紀時,英國傳教士甘為霖接受英國基督長老會的指示前來臺灣傳教,在臺服務歷時四十餘年,並編纂《廈門音新字典》與俗稱「甘字典」的臺語白話字典,成為臺灣盲人教育的先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