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選珍藏 : 一九三○年代的臺北時尚

在臺灣歷史上較晚登上舞臺的臺北市,其發展重心先由艋舺大稻埕,清末則開衙建府修築臺北城,與前兩地並稱為三市街,再經過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的銳意經營,時序來到了一九三○年代,此時的臺北市工商實業繁華興盛,不但是全島的政治經濟樞紐,公共建設與都市發展也已經超過許多中國與日本的二線城市,有著「島都」的美名。

臺灣博覽會前夕,臺北市內常住人口總計有二十八萬多人,人口數已躍居臺灣第一大城市,其中六成五是臺灣本島漢人,二成九是日本內地人,兩個民族有著涇渭分明的文化風俗,反應在傳統服裝上也是截然不同。而日本在明治維新後推行西化,西洋式的軍隊制服和西裝洋裝先後風行,旋及也飄洋過海來到臺灣;此外來自上海的時髦服飾與髮型化妝亦透過書報雜誌的傳播同步於流行臺北街頭。

 

家庭合照

穿著各式服裝的臺灣人家庭合照;左起依序為和服、大襟衫、對襟衫、西裝、兒童洋裝、學生制服。

圖片來源,典藏單位: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人類學研究所)
 

除了衣著樣式表現出東洋和西洋、傳統與現代的交流之外,從清朝到民國各個時代的的歷史記錄,都不約而同地提及臺灣人在服飾上的精美講究,特別是臺灣女性。由於原先臺灣本地甚少紡織,同時又有著海外貿易發達的雙重因素,置裝用的布料取自四方,本邑婦女益精於衣裳裁紉與女紅刺繡,出門時穿著各色花樣翻新的傳統服裝、新式旗袍或女性洋裝,經常使初至此地的訪客感到新奇。

以下將介紹上個世紀三○年代臺北街頭常見的服裝:

對襟短衫與長袍馬褂
 


۞ 對襟短衫與長袍馬褂(男)

臺灣漢族男性的傳統日常服飾為衫褲,上衣主要以方便穿脫的對襟短衫為主,下裳則為長褲或七分褲。由於本地四季溫差較小,因而冬夏服裝的形制相似,色彩多為素色或黑色。在一九三○年代,對襟短衫作為中下勞動階層的服裝,仍經常出現在臺北市內漢人居住的聚落中。長袍馬褂則是臺灣漢族男性參加慶典祭祀、社交聚會時的傳統正式服裝,唯其在一九二○年代中期逐漸被西裝取代,在一般的公開場合較為少見,但仍會出現在各種傳統活動的場合。

圖片來源,典藏單位: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人類學研究所)

大襟衫
 


۞ 大襟衫(女)

臺灣漢族的傳統服飾沿襲閩粵,為了避免袒胸,女性的上衣多為右衽的大襟衫,下裳則搭配褲或裙。大襟衫通常會以刺繡和緄邊裝飾,花紋包含花草鳥獸、福字壽字、線形幾何等等。裁縫用的綿紗絲綢呢絨多由各地海運來臺,衣料紋路和顏色因而也多彩多姿,總體而言閩南婦女服飾較為華麗、客家婦女服飾較為樸實。大襟衫在一九一○年以前幾乎是臺灣漢族女性唯一的服裝款式,在一九三○年以後仍可以在許多公開場合看到衫裙與衫褲的身影。

圖片來源,典藏單位:國立歷史博物館)

和服
 


۞ 和服(女)

日本傳統服飾中的和服起源於奈良時代,當時的天皇派出遣唐使渡海交流中國唐朝的典章制度及文化,上層階級開始穿著唐朝風格的服飾,其後經歷了種種變化,和服在織造與印染上愈加獨特奪目,在江戶時期定型延續至今。早期來臺的日本女性出外時多穿著傳統和服,藉以和本地人區隔,同時也作為身份的象徵;臺灣女性僅在少數場合如婚禮或學校、以及部份服務業穿著和服。在皇民化運動時期,當局試圖推動女性全面穿著,但因為本地氣候炎熱、和服價格昂貴、戰時節約體制等種種因素而不了了之。

圖片來源,典藏單位: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人類學研究所)

和服
 


۞ 和服(男)

日本傳統的男性和服源自三國時代,由吳越輸入的絹布所製成的漢服樣式起初稱之為吳服,作為一般民眾穿著之用。其後歷經日本戰國時代增加羽織(外套)、以及德川時代的小袖着物等形式變化,最終取代袍袿,成為男性和服的主要型式延續至今。在渡臺初期,日本民間人士多穿著傳統和服,之後外出服逐漸被西裝所取代。

圖片來源,典藏單位: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人類學研究所)

西裝
 


۞ 西裝(男)

西裝在明治維新之後被視為西方進步文明的代表,被日本社會引進;而中國在辛亥革命前後,社會風氣求新求變,一些商業人士與留學生剪去長辮脫下馬褂開始穿著西裝。臺灣則在一九二○年代漸次普及,到了一九三○年代初期,臺灣中上階層的成年男性多半以西裝、襯衫、領帶、圓帽作為社交場合的正式服裝,無論臺籍日籍皆然。

圖片來源,典藏單位:國立清華大學圖書館)

洋裝
 


۞ 洋裝(女)

日本近代的西洋服飾最早出現於幕府末期開放的通商港口橫濱,在明治時期,上層階級漸漸在與外國人仕交際的場合穿著洋服。大正中期發起了服裝改善運動,宣揚西洋服裝的便利性與經濟性,洋裝裁縫技術因而大為推廣,同時職業婦女日漸增加,各行各業紛紛採用洋裝作為女性制服。這股風潮也傳到臺灣,隨著全島各地女性職業如學校教師、電話接線員、事務員、加工業雇員的出現,在一九三○年代後期的照片中,臺灣女性身著洋裝的丰姿已屢見不鮮了。

圖片來源,典藏單位: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人類學研究所)

旗袍
 


۞ 旗袍(女)

旗袍源自傳統滿族服飾,在民國初年由於婦女解放運動的影響,京城的女學生穿著打扮男性化,除了剪短頭髮之外,也仿效男學生穿著長袍,而女學生作新時代知識女性的象徵,其服飾旋及成為婦女的時尚。在一九三○年代,經過開衩、短袖等剪裁變化,更加合身的上海新式旗袍迅速流行。而臺灣女性向來時髦不落人後,改良式旗袍很快也成為都市街頭習見的穿著樣式。

圖片來源,典藏單位:國立清華大學圖書館)

官吏制服
 


۞ 官吏制服(男)

臺灣總督府為了彰顯統治者的威儀以利進行管理,遂依照西洋軍隊制服的樣式來制定官吏制服,並下令各級文職官員、警察巡查、學校教師、鐵路職員等公務人員,在辦公時間均需穿著制服,由於臺北城內政府僱員眾多,因而官吏制服在公開場合極為常見,也經常作為出席重要活動的禮服。官吏制服在日治後期也是臺籍菁英晉升公職的身份地位象徵,臺灣史上第一位醫學博士杜聰明博士、以及時任公學校教員的吳濁流先生均有當時的制服照傳世。

圖片來源,典藏單位: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人類學研究所)

學生制服
 


۞ 學生制服(男)

在明治初年制定的日本男學生制服亦源自於西洋軍隊制服,其特徵為立襟與學生帽,並以帽章、襟章或袖章作為裝飾和區隔。男學生制服在一九二○年代逐漸被臺灣的公學校與高等學校所採用,由於學生制服同時象徵接受新式教育有所成就,因而臺灣的年輕男性在就學期間,經常以學生制服作為正式服裝參加各種家族活動。

圖片來源,典藏單位: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人類學研究所)

學生制服
 


۞ 學生制服(女)

日本在明治時期採行西化政策,提暢培養國民的健康體魄,因而在學校教育中納入了體育課程,由於日本傳統的女性和服不適合運動之用,部份學校挑選洋裝作為體育活動的服裝,在一九二○年代初期,水手服型式的女學生洋裝制服開始普及,臺灣的一些女子公學校、女子高等學校也加以採用。從留存至今的畢業紀念照片中,可以觀察到當時臺灣各地女子學校的校服均自行選定,傳統的大襟衫、西式洋裝以及水手服兼而有之。

圖片來源,典藏單位: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中心)

 

參考資料:

中山千代(2010)。日本婦人洋裝史。東京都:吉川弘文館。

永島信子(1943)。日本衣服史。京都市:芸艸堂。

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編(1995)。國立歷史博物館珍藏台灣早期民間服飾。台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

葉立誠(2001)。台灣服裝史。台北市:商鼎。

 

延伸閱讀:

CCC5:百畫堂•歲末

器物主題 - 編織 - 衣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