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mpleViewer requires Macromedia Flash. Get Macromedia Flash. If you have Flash installed, click to view gallery.

台灣人物誌

馬偕

George Leslie Mackay
加拿大╱牧師

於一八四四年出生於加拿大安大略省的馬偕,一八七○年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神學部畢業之後,受命於加拿大長老教會前往東方傳教,在二十八歲時抵達臺灣,定居淡水展開傳教工作。他學習了漢字與臺灣的方言,一邊行醫濟世一邊傳福音,除了向漢人、平埔族傳教,也深入山區向原住民傳教,足跡遍布臺灣北部與東北部。初期的傳教工作遭受當地官民的疑慮與對抗,而一八八四年清法戰爭波及臺灣,引發臺人排外情緒,也讓馬偕傳教遭遇了更大的阻礙。馬偕陸續建立了滬尾偕醫館以及牛津學堂,即今日的馬偕醫院與臺灣神學院,傳承醫療服務與神學教育。他也創設了女學堂,提倡女子教育。在不屈不撓的努力服務之下,馬偕和其教授的學生逐漸獲得認同,傳教事業亦持續擴展,在各地設立教會並施洗信徒。在傳教之餘,馬偕基於個人的興趣,同時對於臺灣的地質、生物進行調查,並在自宅設立了小型的博物陳列室,他也描述了平埔族與原住民的生活習慣與宗教信仰,並拍攝珍貴的照片影像紀錄。晚年馬偕罹患喉癌,於一九○一年病逝,安葬於淡水,他的妻子張聰明女士以及子女均承繼其理念,繼續在臺灣進行傳教與教育服務。

伊能嘉矩

Ino Kanori
日本╱人類學家

一八六七年出生於日本東北遠野市,由於祖父為漢學家,少年時期修習漢文,在師範學校期間亦學習英文,肄業後擔任新聞記者。一八九三年他開始學習人類學,並加入東京人類學會,展開人類學與民俗學的研究。伊能嘉矩在二十八歲時立下了訪查臺灣原住民的志向,謀職於臺灣總督府,隨即赴臺在臺灣北部與東北地區進行田野調查。一八九七年,他受命探查各地的原住民部落,深入蕃地展開了為期近七個月的環島之旅,當時臺灣交通不便,又有著瘴癘、猛獸、盜匪、獵首等種種威脅,過程十分艱辛,但仍進行了多次的訪查工作。除了走訪原住民之外,伊能嘉矩後來也研究漢人與平埔族的風俗習慣。他的研究成果以總督府報告的形式出版專書,另外也大量發表於報紙與期刊,詳細地記錄了當時臺灣各族群的生活樣貌,一九○六年伊能嘉矩辭去臺灣總督府的職務返回日本,在自宅潛心整理多年訪查的成果,並據此撰寫日後以《臺灣文化史》之名出版的三冊巨著。然而在一九二五年全書幾近定稿時,卻因為在臺灣感染的瘧疾復發而逝世。他遺留了許多包含筆記、照片、藏品等等有形的文化遺產,並對於臺灣研究提出了系統性的論述,這些珍貴的史料成為各項後續研究的重要基礎,開多種研究之先河;同時他也展現出不畏險阻、嚴以律己、實事求是的研究精神,亦足以作為後世學者的模範。

八田与一

Hatta Yoichi
日本╱工程技師

八田与一於一八八六年出生於日本北陸石川縣,一九○七年進入東京帝國大學工學部土木科就讀,受到業師廣井勇教授的影響,對於工程實務有極大的熱忱,並積極學習外國語文以接觸最新的技術。在一九一○年畢業後隨即以二十四歲年輕之姿渡海來到臺灣,受聘於總督府土木部展開職業生涯。當時臺灣各地的反抗幾乎都已被總督府所弭平,總督府的施政方針轉為對臺灣進行各項開發工作。八田与一最初擔任土木調查,隨後在濱野彌四郎麾下進行臺南自來水道的工程建設。一九一六年總督府為了加強臺灣的稻米產量,決議在桃園台地興建灌溉渠道,於是抽調了以八田与一為首的年輕技師們組成工程團隊,展開了桃園埤圳的設計工作。設計結束後,八田与一受命走訪臺灣中部尋找適合水力發電的地點。在訪察途中,他注意到嘉南平原缺乏穩定的水源而農產量不足,於是提出意圖一舉解決洪水、乾旱、鹽害,並灌溉七萬五千甲的官佃溪埤圳計畫。而後在第七任總督明石元二郎的決策之下修改為由官方與民間共同出資,同時修建烏山頭水庫與嘉南大圳,灌溉整個嘉南平原十五萬甲的龐大計畫。工程於一九二○年開始施工,引進了新式的水壩工法以及大型土木用的機械設備,經歷了十年的努力,在一九三○年完工並順利儲水灌溉,成為當時亞洲最大的水利設施,從此改變了臺灣嘉南平原的農業環境,而隨之推行的三年輪灌制度亦改變了嘉南平原的農業生態。一九四二年八田与一參與南洋經濟開發,赴任途中搭乘的輪船被擊沉而殉職,和八田与一在臺灣共度二十餘年的妻子外代樹於三年後投水自盡,合葬於烏山頭水庫,墓前立著八田与一的銅像,席地而坐眺望著珊瑚潭至今。

梭德

Hans Sauter
德國╱生物學家

梭德於一八七一年出生於德國巴伐利亞奧格斯堡,在慕尼黑大學就讀動物學,雖然因故未能完成學業,仍決心投身標本採集,接受德國探險家 Hans Fruhstorfer 的委託前往遠東進行探險。梭德於一九○二年三十一歲時來到臺灣,在岡山擔任高中教員,首次採集椿象、蚜蟲等半翅目昆蟲,並與日籍助手結婚,隨後受聘於英商德記洋行,前往橫濱擔任職員從事茶葉貿易。一九○五年梭德再次來臺,居住於高雄及安平等地,以埔里為基地採集蛾類與蝶類,並僱請了數十名幫手協助動物採集工作,足跡幾乎遍布全島。他將大量的採集標本寄贈或出售給歐美各地的博物館與研究機構等,各地的研究者整理了得自梭德的標本之後,將這些生長活躍在福爾摩莎的新物種公諸於世,已知總共發表了超過三百篇文獻。一九一二年梭德移居台北,持續熱衷於採集標本及研究,但隨著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因國籍而失去了洋行的工作,於是一邊開班教授語文與鋼琴謀生,一邊採集臺灣的爬蟲類進行研究,但他的視力開始退化,一九二三年之後已經無力親身進行採集工作。後來他在臺北高等學校與總督府醫學校擔任教職,居住在大稻埕,最後於一九四四年逝世並安葬於臺灣。為了紀念梭德採集昆蟲與動物標本的貢獻,數種臺灣的昆蟲與動物以他的名字命名,如梭德氏赤蛙、梭德氏草蜥、梭德氏薄翅天牛(Megopis sauteri Lameebe)等等。

李香蘭╱山口淑子

Li Xianglan╱ Yoshiko ?taka
日本╱歌手、演員

本名為山口淑子的李香蘭於一九二○年出生於中國遼寧煙台,少女時期均在撫順與奉天渡過。由於祖父為漢學家、父親為中國通,因此在父親指導下學會流利的北京官話,而父親結拜的中國籍義兄弟也收養她為乾女兒,並取了中文名字李香蘭與潘淑華。在十三歲時她師從流亡東北的沙俄歌劇女高音學習聲樂,奠下了日後花腔女高音的美聲唱法,之後以潘淑華之名前往北平就讀。一九三七年十七歲時以李香蘭之名展開演員生涯,對外以中國籍的身分參與滿映、東寶、松竹、華影等電影公司多部電影的演出並錄製唱片,她所演唱的〈夜來香〉、〈蘇州夜曲〉、〈何日君再來〉等流行歌曲受到了極大的迴響,迅速成為家喻戶曉的明星。一九四一年李香蘭受邀來臺於各大城市進行巡迴演唱,所到之處均引起轟動,霧峰林家林獻堂先生亦親自設宴招待,她也前往新營祭拜在上海結識的臺籍劇作家劉吶鷗,並訪問其家屬。臺灣總督府為了宣傳皇民化運動,以實際發生的事件進行改編,出資拍攝以原住民少女為故事主人翁的《莎韻之鐘(????鐘)》,並邀請李香蘭擔任主角。李香蘭因此在兩年後再度來到臺灣,在霧社等地拍攝影片,並親自演唱影片中的數首歌曲。除了電影再次廣受歡迎之外,這部影片也保留了關於原住民生活樣貌的珍貴影像記錄。李香蘭在成名之後飽受中國、日本、滿洲國多重身分的困擾,一九四四年她因為無法再接受以中國身分演出而退出滿映,戰後於日本繼續演藝工作,並前往美國演出,於一九五八年退出舞臺。李香蘭╱山口淑子雖是日籍但於中國成長,在國家的意志之下,隱瞞自己的出身而演出宣揚日中親善的電影,跨越兩個國家的歸屬感使得她對於自己的複雜身分和認同產生迷惘,也象徵了當時的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