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選珍藏
「鯉魚躍龍門」的傳說說道:數千條溯黃河而上的鯉魚,將有一隻能躍上龍門瀑布,過者漸化成龍,化龍之前則稱為鰲。鰲魚更是廟宇建築中常出現的意象,另一個與鰲魚相似者,便稱「金吾」。
「放天燈」此一原本帶有宗教色彩、名聲不彰的地方傳統民俗,經由平溪在地人士的努力推廣,逐漸獲得企業與政府部門的重視,再加上每年活動內容求新求變,時至今日已發展為臺灣獨具風格的一大觀光盛事。
科學家們嘗試以理性來研究萬事萬物,人類的戀愛也不例外,無論是費洛蒙或是吊橋理論的錯誤歸因都是用來解釋戀愛中的男女互相吸引的原因之一。
臺灣女性在歷史中的身影,除了留存於私人文書、日記等民間性質的史料,在官方檔案裡亦有關於就職公家機關、參與政治與婦女團體活動等多方面的紀錄。
清朝康熙三十五年冬,福州府火藥庫大火,硝石和硫磺燒個精光,生性愛好冒險的知府師爺郁永河自告奮勇前往臺灣淡水設法採辦。遊歷歸來後,郁永河完成了《裨海紀遊》,這部著作現在已成為由漢人書寫的臺灣早期第一手重要史料。
日治時期,日本當局注意到臺北北投特殊地質,建議興建一座以溫泉做為療養設施的醫院。北投蘊涵的豐富地熱與溫泉因此被發崛,在日俄戰爭期間也治療了無數受傷的士兵。
馬偕是早期來台佈道的基督教傳教士之一,他募款興建了偕醫館、牛津學堂與淡水女學堂等,對醫學與教育貢獻良多。
旗袍是清代滿族女性的傳統服飾,造型原本為寬身直筒狀,在二十世紀初期的變革中,受到西洋審美觀以及剪裁技術的雙重影響,旗袍的剪裁逐漸產生變化。
瀏覽全部珍藏特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