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mpleViewer requires Macromedia Flash. Get Macromedia Flash. If you have Flash installed, click to view gallery.

上上籤 [參]

臺灣寺廟裝飾藝術饗宴等待你去發掘!

祈求吉慶吉祥平安好運到

臺灣寺廟裝飾繁複而細緻,除其原先的構造作用外,也兼具象徵意義。以石雕來說,位於寺廟前殿居多,因訪客容易注意到,舉凡石獅、龍柱、壁堵、石階、御路、石柱、抱鼓石等,多半以質地較好的石材雕成。其中壁堵(牆垛)若以雕刻題材做分類,常見的有龍虎堵和麒麟堵,另外也會雕刻旗、球、戟、磬圖案,以取「祈求吉慶」的吉祥寓意。這類裝飾作品通常位於廟宇前殿兩側牆上,屬於對看垛,例如臺南府城隍廟的前殿便雕有祈求吉慶垛,其構圖內容一邊雕旗、球、另一邊則雕戟、磬,有向上天請求賜予可喜可賀的好現象之意涵。
另外細心的讀者一定發現了吧?為什麼《上上籤》中的祈求吉慶卻是位在圍欄上的石雕人物呢?(讀者:咦? 沒有發現捏XD)這是因為《上上籤》的故事背景發生在鹿港龍山寺,而龍山寺裡的壁堵並不屬於祈求吉慶垛,反而是石雕圍欄上有四個手持旗、球、戟、磬的童子造型,且在柱礎處(柱子底座)也有「祈求吉慶」的簡約構圖。這些裝飾藝術的細微之處都值得各位下次進寺廟時細細觀賞!

乾坤交泰 萬物生生不息

臺灣寺廟的前殿或正殿大多立有一對龍柱,除了以壯觀瞻外,還能吸引善男信女的注意力,其柱上的雕飾龍身翻騰、張牙舞爪,與門口的石獅子一樣,兼有歡迎訪客之意。但為什麼大部分都是雕龍而不是鳳凰、麒麟呢? 龍是先人幻想出來的吉祥動物,也是古代帝王權貴的象徵,龍柱上的雕飾,代表了信徒對神明虔誠的表現。龍柱起源於隋文帝開皇二年(五八二年),其材質、大小、雕琢風格皆依時代變遷而有所變化,初期的龍柱較小、雕工較拙,越近現代的龍柱則越高大、雕飾越繁複。以鹿港龍山寺而言,便有三對不同時代造型的龍柱,分別位於五門殿、拜殿以及後殿。《上上籤》中畫的是鹿港龍山寺五門殿的龍柱,以花崗岩雕成,屬於單龍蟠柱、圓形柱身,上刻有龍、雲紋、山石,龍爪脫離柱身呈鏤空狀,兩邊各浮雕五隻飛鶴,線條清晰優美,栩栩如生,象徵「十全十美」。龍邊龍身由上往下隨雲俯降,龍柱上有一隻鶴口啣靈芝,取其「長壽如意」之意;虎邊龍身則由下向上翻騰,此造型稱為「天翻地覆」或「乾坤交泰」式,象徵著「天地之氣交和,萬物生生不息」。依造型及史料記錄推測為道光十一年(一八三一年)鹿港龍山寺重修時的作品,細部雕工細膩,整體呈現沉潛內斂之風格。此階段的龍柱特色為龍頭上揚,作縮喉凸胸狀,龍身扭轉蒼勁有力,龍尾呈S狀,整體輪廓圓潤,曲線如行雲流水、一氣呵成,體態優雅,溫馴可親。
臺北艋舺(萬華)龍山寺前殿除了有全臺唯一的銅鑄龍柱外,中殿還有龍鳳柱與花鳥柱。龍鳳柱的柱身雕有一龍一鳳,其間穿插人物走獸等裝飾,「龍」集萬物之所長,得天地之精華;「鳳」為百鳥之長,美麗吉祥、高貴安寧,寓意「龍鳳呈祥」。花鳥柱則刻有老梅樹盤繞柱身,枝枒間配有牡丹、小鳥穿梭其間,寓意「百鳥朝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