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的婚俗充滿各種象徵吉慶的物件,如橘子代表圓滿吉祥,桂圓紅棗茶意味早生貴子。隨時間推移,傳統儀式如同戰後新娘頭頂的白紗,從拖地的冗長,變成只到手肘的簡潔。
一九二〇年代的臺灣,近代化的成果已經足以挑戰「男女授受不親」與「媒妁之言」的傳統,戀愛這件事逐漸成為一整個年輕世代的普遍行為。
鬮書是指關於分家、分財的文書契據。書中的女性,包含了繼承者、訂約者等,展現的是已婚女性在家庭生活中的角色與生時的財產繼承權。除了平埔族的契字,女性在鬮書中往往只聞其姓,卻不知其名。
「同姓不婚」屬於族外婚,是世界各民族文化中非常普遍的婚嫁慣例,古希臘和古羅馬都有禁止氏族通婚的習俗。在中國則是從周代開始特別重視。
根據漢人傳統觀念,男女未婚不幸身亡,死後的身分、地位完全不同。未婚男性死後仍被視為家族一分子,但女性在傳統家族中通常被視為外人,未婚而死的女性,就會落入無人供奉、「無所屬」的尷尬境地。
商朝巫師會在烏龜殼上面刻寫上他們正在占卜的問題,並且記下是那一位巫師進行占卜、占卜之後神靈的答案為何等資訊,有時還會把最後結果是否應驗的具體事宜,刻寫在龜殼上面。
透過日治初期的老照片等圖像資料來看,臺灣在不同政權與時代風氣的影響下,婚禮服飾呈現出臺灣多元文化融合的過程。
在古代的中國,人們會拿木板,把底端削尖,在木板上刻劃出神怪的臉,把這塊木板插在家家戶戶的門上。他們相信,這片薄薄的木板擁有神奇的力量,足夠嚇跑那些帶來災厄的鬼神,為自己的家帶來祥和寧靜。這就是「桃符」。
傳統漢人社會中,纏足是評價女性的標準。小腳標示著家族是否有足夠的經濟實力,容許女眷免於勞動,同時亦彰顯家族的教養與文化;而原住民、客家女孩除非受漢文化影響,普遍沒有纏足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