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選珍藏 : 門神的祖先:桃符

撰文 / 蘭文里

圖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桃符

這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典藏的人面桃符(H00052),這張彩色數位照片上頭只有幾條稀疏的墨跡紋路。


趨吉避凶,是不分文化與社會,全人類共通的心態與訴求。在古代的中國,人們會拿木板,把底端削尖,在木板上刻劃出神怪的臉,把這塊木板插在家家戶戶的門上。古代漢人相信,這片薄薄的木板擁有神奇的力量,足夠嚇跑那些帶來災厄的鬼神,為自己的家帶來祥和寧靜。在中文裡面,我們把這種木板叫做「桃符」。這種桃符逐漸變成了貼畫在門上的「門神」,千年以來,持續守護著家家戶戶的安寧。

公元前一世紀,當時農業民族的漢朝與游牧民族的匈奴汗國之間的爭戰正打得激烈,漢朝軍隊成功取得了今天內蒙古居延一帶的控制權。為了鞏固剛剛征服的新領土,許多原本居住在「內地」的漢人,或許因為當兵、或許因為做生意,也或許是為了尋求一個新機會,紛紛來到當時尚屬邊境的居延落地生根,也把在家鄉門戶上插桃符保平安的風俗,帶來居延。

門神

臺灣國立歷史博物館所典藏之門神畫像,年代約為1949年之後,由門神分別踩著「毛匪」、「俄魔」,我們可以看出當時臺灣漢人社會在冷戰體系之下,講求反共抗俄意識形態,連傳統門神繪畫也需要替政治服務的社會氛圍。


而這些桃符與當時人們所書寫的簡牘,幸運地被埋藏在地底下,躲過了大自然的摧殘與人為的兵禍。在西元1930年代,一位千里迢迢遠從瑞典來到內蒙古的瑞典考古學家貝格曼,才在因緣際會之下發現了這批「居延漢簡」。但是,不久之後的中日戰爭,卻讓這批漢簡得要步上顛沛流離之路,飄洋過海到美國國會圖書館,才能享有片段的安全。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許久,這批漢簡也歸還予中華民國,典藏於臺灣中央研究院當中。

這些漢朝人們的生活點滴,畢竟經過了千百年的風吹日曬,許多筆墨痕跡早已不復得見。光憑肉眼,只能看到稀疏模糊的條紋勾勒。而在1990年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的專家們,便運用國際上最先進的紅外線攝影儀、掃描器與電腦,重新檢視一片片的木簡、桃符,許多封存已久肉眼看不出來的祕密,也才重見天日…。而令人高興的是,今天人們已經可以透過臺灣苦心經營的數位資料庫,一同在網路上瀏覽這些流傳千年的文化遺產。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漢代簡牘數位典藏




Share

門神的祖先:桃符相關藏品

人面桃符(簡號:155.010)

人面桃符(簡號:155.010)

  • 主題與關鍵字:居延漢簡
  • 描述說明:形制:人面符
  • 資料識別:簡號:155.010
1 / 46
人面桃符(簡號:163.001)

人面桃符(簡號:163.001)

  • 主題與關鍵字:居延漢簡
  • 描述說明:形制:人面符
  • 資料識別:簡號:163.001
2 / 46
人面桃符(簡號:377.003)

人面桃符(簡號:377.003)

  • 主題與關鍵字:居延漢簡
  • 描述說明:形制:人面符
  • 資料識別:簡號:377.003
3 / 46
人面桃符(簡號:163.001)

人面桃符(簡號:163.001)

  • 主題與關鍵字:居延漢簡
  • 描述說明:形制:人面符
  • 資料識別:簡號:163.001
4 / 46
人面桃符(簡號:155.010)

人面桃符(簡號:155.010)

  • 主題與關鍵字:居延漢簡
  • 描述說明:形制:人面符
  • 資料識別:簡號:155.010
5 / 46
人面桃符(簡號:377.003)

人面桃符(簡號:377.003)

  • 主題與關鍵字:居延漢簡
  • 描述說明:形制:人面符
  • 資料識別:簡號:377.003
6 / 46
人面桃符(簡號:066.003)

人面桃符(簡號:066.003)

  • 主題與關鍵字:居延漢簡
  • 描述說明:形制:人面符
  • 資料識別:簡號:066.003
7 / 46
人面桃符(簡號:066.003)

人面桃符(簡號:066.003)

  • 主題與關鍵字:居延漢簡
  • 描述說明:形制:人面符
  • 資料識別:簡號:066.003
8 / 46
人面桃符(簡號:414.011)

人面桃符(簡號:414.011)

  • 主題與關鍵字:居延漢簡
  • 描述說明:釋文:(人面符)(《補編》)
  • 資料識別:簡號:414.011
9 / 46
人面桃符(簡號:414.011)

人面桃符(簡號:414.011)

  • 主題與關鍵字:居延漢簡
  • 描述說明:釋文:(人面符)(《補編》)
  • 資料識別:簡號:414.011
10 / 46
第 1 頁
共 5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