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物 的珍藏

國立歷史博物館數位典藏之張大千荷花精作

國立歷史博物館數位典藏之張大千荷花精作

擅長墨荷畫的張大千在1945年與1962年分別畫了〈大墨荷通屏〉與墨荷手卷〈水殿暗香〉,本文以此兩幅畫作來介紹張大千在這其間相隔近廿年兩個畫風發展階段中,不同時期的創作風格。

臺灣人物、當代藝術、繪畫
第 11 筆 / 共 68 筆
跨時空的邂逅──浩然藝文數位博物館

跨時空的邂逅──浩然藝文數位博物館

新竹交通大學的浩然圖書館典藏了一系列台灣藝文家的作品,經由網路推廣,讓李泰祥與楊英風的作品得以深入校園,藝文典藏的不同可能性。

計畫介紹、音樂、臺灣人物
第 12 筆 / 共 68 筆
百畫堂歲末聚會——臺灣仕紳的漢詩沙龍

百畫堂歲末聚會——臺灣仕紳的漢詩沙龍

自清末開始的臺灣詩人南北酬唱進而發展為全島詩人大會,參與的詩社包括臺北州的瀛社、新竹州的桃社與竹社、臺中州的櫟社、臺南州的南社和嘉社等等,各地詩社互連聲氣,輪值召開聯吟會讓全臺各地詩友共聚一堂題詩唱和。

CCC創作集、檔案文書、臺灣人物
第 13 筆 / 共 68 筆
昨日「卒業報文」,今日農業史料

昨日「卒業報文」,今日農業史料

以農立校的中興大學收藏了許多日治時期的「卒業報文」,也就是畢業論文,論文中還包含各種手繪的地圖、表格、昆蟲與植物。

計畫介紹、檔案文書、臺灣人物、產業
第 14 筆 / 共 68 筆
樸石有情──用石頭讓世界看見台灣之美

樸石有情──用石頭讓世界看見台灣之美

林淵66歲才拿起鑿刀刻石,無意中被人發掘而聲名大噪;「台灣原生藝術——林淵作品與生活記錄電子典藏計畫」自行研擬3D環物攝影操作技術來典藏林淵的作品,讓展示典藏品的技能又更上層樓。

當代藝術、工藝、臺灣人物、計畫介紹
第 15 筆 / 共 68 筆
陶德、李春生與臺茶大時代

陶德、李春生與臺茶大時代

十九世紀時,陶德與李春生一前一後來到臺灣,開創了一段臺灣茶葉飄香全球、大稻埕興盛繁榮的歷史,被稱為「臺茶之父」。

CCC創作集、產業、城市傳說、異人軼事、臺灣人物
第 16 筆 / 共 68 筆
瑪麗亞的煩惱──勞工與雇主無盡的戰爭

瑪麗亞的煩惱──勞工與雇主無盡的戰爭

因為家務勞動的特殊型態,「外籍家庭幫傭」和「外籍家庭看護」並未適用於勞基法,從來沒有合法休假;雇主要求外籍家庭幫傭從事看護工作,或要求外籍家庭看護從事幫傭的工作,甚至於要求家庭幫傭或家庭看護到工廠上班等情況也經常發生,外籍家務勞工通常難以拒絕雇主的要求。

CCC創作集、異人軼事、臺灣人物、產業
第 17 筆 / 共 68 筆
山野中,果樹洋洋──專訪農試所溫英杰博士

山野中,果樹洋洋──專訪農試所溫英杰博士

農業試驗所霧峰總所果園是果樹種原選拔的競賽場,育種人員就像臺灣農業的大園丁,為了選出優等的品種而鎮日與果樹們緊密相伴,也因此和果樹之間有了獨特的情感與默契。

產業、自然生態、臺灣人物、計畫介紹
第 18 筆 / 共 68 筆
一曲唱罷煙花杳──臺灣藝旦的生涯與身世

一曲唱罷煙花杳──臺灣藝旦的生涯與身世

臺灣藝旦主要始於清同治年間到臺灣藝旦主要始於清同治年間到臺灣光復為止,她們從小就得學習詩文戲曲,陪伴客人作對唱酬,完全以技藝與應酬手段取勝。在日本人的箝制下,時時流連酒樓與藝旦間的臺灣文人或富商多和才華橫溢的藝旦們產生惺惺相惜之感,以漢文化交流為契機,留下了許多詩與情。

CCC創作集、臺灣人物、檔案文書
第 19 筆 / 共 68 筆
日治時期臺灣人物群像

日治時期臺灣人物群像

在日治時代,臺灣人在文學、音樂、繪畫、雕塑、醫療等領域也留下了不可抹滅的一頁。

CCC創作集、臺灣人物、檔案文書、醫事、繪畫、音樂
第 20 筆 / 共 68 筆
上一頁
第 2頁
共 7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