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呂宛芝 攝影╱楊智仁.陳國瀚
這是一串相遇的故事。台北的小學生用直笛演奏起音樂大師李泰祥的旋律,雲林斗六的國中生吟唱起上個世紀70年代的民歌,花蓮的孩子用剪刀一刀一刀地仿作雕塑大師楊英風的作品。
跨越時間與空間的距離,藝術大師與孩子們遇上了。而促成這一切相遇的,是浩然藝文數位博物館。
就讓相遇的火花,帶我們到遙遠的不知名的地方。
▉ 之一.春天的相遇
故事據說是這樣子開始的。1970年,音樂大師李泰祥為作家三毛寫下了他生平第一首自譜詞曲的創作《春天的故事》。在黃昏的晚霞裡,半山腰上,輕快的節奏自李泰祥心中浮現。歌詞這麼說:
黃昏的時候我散步到小溪旁
見到一位美麗的姑娘 純潔又可愛
砰砰砰砰 砰砰砰砰
我心中砰砰跳
我不禁問她 春天的故事
她搖搖頭 對我笑一笑
送我一枝小小銅鈴花
▉ 之二.交大的相遇
1996年,新竹交通大學百年校慶,雕塑大師楊英風以作品《緣慧潤生》為交大慶生,從此與交大結緣。這座大型的景觀雕塑就矗立在交大浩然圖書館前面,作品內涵天地間恆常不變的定律,自然循環不息以厚生萬物,楊英風以此作為長期為國家培育科技人才的交通大學的表徵。
交大一向以理工見長,當時的校長張俊彥有意為學生加強人文藝術方面的涵養,因此逐步開啟了交大浩然圖書館與楊英風藝術教育基金會的長期合作,先在1999年成立「楊英風藝術研究中心」,接著又著手將楊英風的作品數位化,建立「楊英風數位美術館」。
在此同時,交大浩然圖書館的「台灣民間藝術家數位藝術博物館建置計畫」,也入選國科會的「數位博物館專案」,之後並陸續經歷了第一期與第二期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典藏初期以楊英風的作品為主題,之後加入了「李泰祥數位博物館」、「雲門舞集舞作資產數位典藏計畫」、「掌中乾坤布袋戲數位博物館」、「劉興欽數位漫畫館」……等多元的內容,並且在典藏之外,將推廣列為工作的重點。
「這些東西(指典藏的內容)其實不是我們的,」浩然藝文數位博物館計畫主持人柯皓仁說,「因此我們不會從收藏的角度,而是從使用者或推廣的角度出發。而且,圖書館本來就有culture heritage(文化傳承)的責任。」
▉ 之三.芝山的相遇
音樂是推廣的起點之一。
2006年起開始建置的「李泰祥數位博物館」裡,典藏了包括手稿樂譜、影音、創作背景等數位化資料。浩然藝文數位博物館的執行團隊在構思推廣計畫時,在網路上發現了台北市的芝山國小,正在籌辦一場由小朋友們以直笛演奏李泰祥作品的校園音樂會;而芝山國小的老師與家長們,也在浩然藝文數位博物館的網站上發現了許多過去遍尋不著的資料。
於是雙方一拍即合,2007年合作製作「李泰祥兒童音樂教育網──詩人進校園」網站,網站上提供了MP3伴唱帶、演出示範影片、教師教學經驗分享等資料,希望能吸引音樂老師前來運用這些素材,做為課堂上的補充教學。
如今,音樂會已經成為芝山國小每年的盛事之一,所有四年級的小朋友都有機會成為這場演出的主角,李泰祥與詩人蓉子把自己的作品提供給學校老師作為教材,透過浩然藝文數位博物館的協助,改編成小朋友可以參與的音樂與戲劇形式,每次的表演會都邀請李泰祥與蓉子參加。
表演會之前,老師、家長與小朋友們不僅費心製作精美的道具,小朋友們更得花上兩個月的時間、每週四到五次的練習,就為了在李泰祥爺爺與蓉子奶奶面前,端出最棒的成果。
2009年5月21日,芝山國小的音樂會最後,幾乎全場的小朋友一起大合唱由李泰祥譜曲、蓉子填詞的作品《青春夢》:
清晨的涼露何等瑩潔
四月是希望與濃蔭覆蓋下的湖水
我是未啟航的小船兒
靜臥在岸邊
微風輕奏著幸福的歡欣
這兒擁有光和美
且讓我靜悄悄的安睡
享受這最後的寧謐
青色的夢圍繞著沉沉的湖水
啦啦啦啦啦 啦啦啦啦啦啦
啦啦啦啦啦
那甜美的情緒在緩緩的變化
我流動的思想就是這樣
慢慢的變成了詩
童稚的嗓音高亢,迴盪在大禮堂裡,久久不散。
為了在李泰祥爺爺與蓉子奶奶面前拿出最棒表現,小朋友們從服裝、道具到演出內容,都花了不少心思。(圖片提供:浩然藝文數位博物館)
▉ 之四.網路的相遇
萬事起頭總是難,除了原本就已自行在進行李泰祥音樂推廣的芝山國小之外,浩然藝文數位博物館團隊第一年的推廣顯得有些吃力。交大浩然圖書館的研究助理蔡珊珊是這個計畫的主要執行者之一,曾經當過音樂老師的她,一開始「強迫自己的同學中獎」,先從自己認識的音樂老師來著手推廣,慢慢的網站上累積的資源愈來愈多,第二年起,主動前來使用資料的老師逐漸增加。
除非使用者主動現身,否則一般網站的經營者根本無從獲知哪些人來過自己的網站,更遑論與使用者們直接接觸,這對蔡珊珊來說,是推廣上的一大障礙。她知道樂譜是老師們教學時必要的素材,因此決定「留一手」:網站上什麼資料都放了,就是不放樂譜,網頁上寫明,索取樂譜請與蔡珊珊聯絡。
這一招奏效,果然陸續有老師打電話來索取樂譜,都是音樂老師。但是就在2009年2月,蔡珊珊接到了一通來自雲林斗六的電話。這是第一次,蔡珊珊接到來自國文老師的詢問。
▉ 之五.石榴的相遇
電話的另外一頭是斗六石榴國中的國文老師汪紅英。在學校假日的輔導課裡,汪紅英有系統地為學生補充韻文的課外知識,從詩經、楚辭、一路教到現代詩,由於許多韻文會改編成歌曲,因此她常上網蒐集相關的歌曲資料,用作教學。
這一天汪紅英在網路上搜尋鄭愁予的資料,因為鄭愁予有不少詩作是由李泰祥配樂,於是她找到了「李泰祥兒童音樂教育網」,並且為了要索取樂譜,打電話與蔡珊珊聯絡。
最後敲定以李泰祥《春天的故事》、鄭愁予《牧羊女》與余光中的《小木屐》這三首由李泰祥作曲的作品做為教材。汪紅英找了以前就曾合作過的兩位國文老師佘惠蘭與徐美加,打算一起指導學生演唱這三首歌曲,並在學期末的校內成果發表會上演出。
不過總譜一寄到石榴國中,三位國文老師當場傻了眼。
浩然圖書館在推廣數位典藏的內容時,提供的幾乎可說是一種「客製化」的貼身服務。蔡珊珊每隔一個星期就打電話給合作的國中、小老師們,詢問:「現在練到哪裡了?你有什麼需求嗎?」幫忙改譜、提供影音光碟,目的只有一個,就是「防止老師們逃走」。
「我不知道這麼難啊(指樂譜)!總譜一寄來,我根本看不懂。」一開始甚至連主旋律都找不到,汪紅英請會彈鋼琴的女兒幫忙,請學校的音樂老師幫忙,還請學校的樂隊指導老師幫忙,費了好大一番折騰,修改再修改,總算修出一個可以交由國中學生演出的樂譜。
要不是已經答應浩然圖書館要做成果發表,還要錄影、提供教學心得,三位老師恐怕真的已經逃跑了。
譜改好了,但挑戰才要開始。
▉ 之六.師生的相遇
帶國三學生演唱《牧羊女》的佘惠蘭,對此感受最深。《牧羊女》是三首曲子中難度最高的一首,不只歌詞的意境較深,旋律也不容易掌握。一開始老師和學生一樣挫折,正在變聲的男生唱不上去,還在青春期的女生聲音太弱。
「不過後來我想,學生們唱得高興就好,因為他們有融入歌詞之中。朗誦的時候,學生會把他們的fu(感覺)講出來,慢慢的也會跟你討論了,」佘惠蘭說,「我覺得不錯啊,音準不準已經不是那麼重要。他們對這歌詞很能享受其中,而且能去領會它了」。
透過表演,學生更加深入了解這首詩。三年級的林佳宏在演唱時,想像眼前是一望無際的蒙古草原,問他以後還希不希望再遇到這樣的課程?林佳宏的答案相當振奮人心:「很多學生會把背詩詞當作一件比較苦的事,如果把它變成歌來唱的話,像這首《牧羊女》,我永遠都忘不掉!」
學生不只隨著老師的引導來想像,他們自己的想像力更是天馬行空。《春天的故事》唱到最後,一個高高壯壯的男同學戴上假髮、穿上洋裝,拿著一束花出場的片段,是整場演出中笑聲最響的一刻。
和同學一起想出這個笑點的一年級學生林韋呈說,「因為我們的歌聲不太好,所以就決定把它變成搞笑版,想出這些『梗』來掩蓋歌聲。」這些孩子果真想出了一大串的點子,邊練邊改,一直到了表演當天早上,還忍不住要跟老師說:「老師,我們還想改!」
汪紅英說,她和其他兩位老師是從國文教學的角度出發,重視的是過程中學生「再創作」的部分,「所以小朋友要改編,我們就讓他們改編。他們有不同的想像空間,只要言之有物,我們都容許。」
「老師的idea(點子、想法)可能就那些,但學生的idea是無窮的。」帶一年級小朋友練習《小木屐》的徐美加說起學生製作木屐道具的事情,「他們自己想到拿紙箱來做,還去找壞掉的竹掃把做支撐,到表演前一天才做好的」。
雖然克難,一樣有聲有色。
《牧羊女》並不容易唱,石榴國中三年級的學生在練習的過程裡,找到屬於他們自己的想像與意境。(攝影╱陳國瀚)
▉ 之七.樂合的相遇
場景拉到後山的花蓮,玉里的樂合國小裡,一群中高年級的小朋友正興高采烈地剪著手上的紙板,剪完之後,只見他們把這些紙板一層一層地黏貼在一起,原來,他們正在做的紙雕作品,模擬的是楊英風的雕塑《家貓》。
雖然是相同的紙模,但是每個小朋友剪出來的成果都不太一樣。好幾個小朋友都提到了,他們想在旁邊空白的地方加上圖畫。六年級的洪暄竣說他想畫上草地和雲,好讓貓咪在大草原上奔跑。有好幾個小朋友都記住了這個紙雕仿作的是雕塑大師楊英風的作品,有人甚至還想上網查查楊英風的資料──而這正是交大團隊希望達到的目標。
為了要把楊英風的作品推廣到中小學,交大團隊將這個勞作材料包做了多次的簡化,並且做了一張教學光碟,助理蔡珊珊更是奔波在各個學校之間,直接到第一線教小朋友做勞作。
「這個勞作的主要目的,是希望小朋友經由動手做的過程,記住楊英風的東西」,蔡珊珊說明交大團隊推廣楊英風典藏的目標,「讓小朋友記住楊英風的名字,了解他的線條就是這麼簡單,對原作的名稱、材質有印象,這樣就夠了。」
小朋友用紙雕仿作楊英風的不鏽鋼雕塑作品《家貓》,還有人想在貓咪旁邊加上各式各樣的圖案。(攝影╱楊智仁)
▉ 之八.親子的相遇
場景回到台北。為了了解小朋友學習的情形,芝山國小每一個參與演出的小朋友都拿到了一張回饋單,帶回去由家長填寫。
「我的孩子已經很久沒有跟我說話了,」一個母親在回饋單上這樣寫,「沒想到因為這場音樂會,我和我的孩子找到共同的音樂語言。」
原來,長久以來她的孩子一回到家就關進房間裡打電動,親子之間少有互動。但是在練習李泰祥的作品時,老師向學生說明,「這些曲子都是你們父母那個年代的歌曲噢」,所以小朋友回到家裡,開始會跟父母討論歌詞的內容與意境。五年級的父母親,因為這些年代遙遠的歌曲,重新找到了與八年級後段班子女對話的起點。
▉ 之九.跨代的相遇
2009年6月12日,雲林斗六石榴國中的大禮堂,這群一年級的國中生在演出李泰祥的作品《春天的故事》之前,一個一個走到了麥克風前,告訴大家春天是什麼:
「有人說,春天像剛出生的嬰兒,充滿了希望。」
「有人說,春天像一首扣人心弦的樂章。」
「春天讓我想要飛翔。」
「春天讓我想要實現夢想。」
「春天讓我想起我的阿嬤。」
「春天讓我想起一雙怦然心動的眼神。」
「春天……」
透過浩然藝文數位博物館的典藏、推廣,與學校老師、家長們的協力、傳承,李泰祥把他對春天的感動,傳到了孩子手中。
「我們表演《春天的故事》之前講的那些『春天是什麼』,都是我們自己想的唷!」一年級的張宏銘頗為得意地說起他和同學共同創作的表演內容。
李泰祥並不在這個成果發表會的現場,因此沒能親眼看到這群國中生因著他的詩歌所引發的無限想像,但是他參加了5月21日在芝山國小所舉辦的音樂會。這些年來為帕金森氏症所苦的他,在旁人的攙扶下顫巍巍地走上了舞台,吃力地說出他的感想:「……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是的,典藏與傳承的確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因為我們看到了,詩歌引動想像力的翅膀,在孩子心中化成無數個春天的故事。
團隊簡介:浩然藝文數位博物館
走過樓梯來到交大浩然圖書館的地下一樓,再繞幾個彎,門一開只見一排工讀生正認真地在電腦前輸入資料,這裡是「浩然藝文數位博物館」的辦公室,也是交大進行台灣民間藝術家作品數位典藏的執行總部。團隊成員包括計畫主持人柯皓仁與黃明居,以及蔡珊珊、林孟玲、賴汶欣、葉玲君、張文雄五位研究助理。
從參與國科會的數位博物館專案計畫開始,到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一期、二期,交通大學浩然圖書館從事台灣民間藝術家作品數位典藏的工作,已經超過了10年,近年也將觸角從「典藏」伸向「推廣」,成立「浩然藝文數位博物館」,網站裡除了提供典藏的各種藝文資料之外,也在中小學的藝文教育推廣上著力。
在教育推廣上,浩然藝文數位博物館目前正在進行的,是「李泰祥兒童音樂教育網──詩人進校園」與「楊英風兒童藝術地圖之紙雕版畫」。交大除了提供勞作材料包、樂譜、教學光碟……等教材之外,團隊成員也會協助老師們進行教材的修改,並走訪各校參與紙雕版畫教學。
人物特寫:超級業務員 蔡珊珊
許多人的協力讓浩然藝文數位博物館一路發展到了今天,並且在全國好幾個中小學注入人文藝術的種子,而其中一個重要的執行者,是交大浩然圖書館的研究助理──蔡珊珊。
蔡珊珊總是腳步匆匆,因為需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曾經當過音樂老師,也曾經在楊英風藝術教育基金會工作,這樣的經歷讓蔡珊珊在進行李泰祥與楊英風的藝文教育推廣時,很快就能抓到重點,甚至還能提供老師們「客製化」的服務。
她會到第一線參與小朋友紙雕版畫的教學,當老師們反應樂譜的難度超過中小學生的程度時,她也能協助簡化樂譜。因此雖然這些教材屬於課外的補充教學,但不少中小學老師樂意額外多花些時間,提供學生們更多元的學習內容。
拖著一口登機箱,蔡珊珊又匆匆地趕到了下一個學校。圖書館是靜止的,但是蔡珊珊和她的登機箱把圖書館的內容帶到了各處,然後,有小學生為紙雕版畫加上自己喜歡的剪紙圖案,有中學生在吟唱詩歌前加上自己創作的詞句……這一切,又回過頭來豐富了浩然藝文數位博物館的典藏內容。
靜止的圖書館,於是動了起來。(撰文╱呂宛芝、謝昇佑)
人物特寫:景觀雕塑大師 楊英風
在交大浩然圖書館的裡裡外外繞上一圈,不難發現國際知名的雕塑大師楊英風(1926-1997)的作品,數一數,一共有14座。1996年交大百年校慶,楊英風為交大製做了大型的不鏽鋼景觀雕塑創作──緣慧潤生,從此開啟了他與交大的深厚緣份。
在楊英風過世之後,交大繼續與楊英風藝術教育基金會合作,共同成立楊英風藝術研究中心,有系統地典藏、研究楊英風未曾公開的圖文原始資料,之後更將這些資料數位化,並參與國科會的「數位博物館專案」。
從楊英風開始,交大已累積為數不少的藝文資料。這些數位典藏的內容,一方面以中小學學生為主要對象,進行教育推廣;另一方面,交大也將數位典藏帶入該校大學部的通識與一般課程裡,培養學生藝術人文的相關素養。
楊英風的作品《鳳凰》。(攝影╱楊智仁)
人物特寫:台灣本土音樂大師 李泰祥李泰祥(1941-),台灣中生代的代表音樂家之一,作品涵蓋藝術歌曲與民歌,包括《橄欖樹》、《錯誤》、《一條日光的大道》等,都是他膾炙人口的音樂作品。交大浩然圖書館從2006年開始典藏李泰祥的手稿樂譜、影音資料與創作背景,並且從2007年起進行中小學的音樂教育推廣。
對於藝文創作者來說,作品就如同他們的生命,把自己的創作放上網路,往往都會顧慮到侵權的問題。李泰祥對於自己的樂譜放上網路,也頗不放心,擔心有人拿去做商業利用,也不希望作品被人拿去任意改作。
為此,交大團隊花了很多時間與李泰祥溝通,除了向他說明音樂作品典藏、研究與推廣的必要之外,也在網站設計上讓使用者無法下載樂譜,終於讓李泰祥願意拿出自己所有的樂譜,交由交大典藏。
而家人的態度也是關鍵。同為音樂人的李泰祥長子李弈青與長媳林芊君認為,透過推廣,才能讓新一代的孩子認識父親的音樂,因此也幫著說服李泰祥,終於讓李泰祥點頭同意,讓交大在做教育推廣時,能根據中小學生的程度,對樂譜做一些修改與簡化。
每年台北芝山國小的音樂會都邀請李泰祥參加。在八年級孩子的口中,李泰祥的音樂繼續傳唱。
推廣側記:長腳的圖書館──從虛擬到實體,從實體到虛擬
虛擬,可能是這一切的起點。
交大從十多年前開始進行台灣民間藝術家作品的數位典藏工作,這樣的工作在網路上累積了可觀的藝文資料,一般民眾只要能上網,就能方便地查詢瀏覽。然而,交大團隊很快地就發現,這些資料到底是誰在使用、甚至到底有沒有人在使用,根本毫無所悉。
於是浩然藝文數位博物館的執行團隊決定,既然要做,就要到位。
「不是做個網站出來就好了,」計畫主持人柯皓仁說明「到位」的含意,「而是要清楚地與我們推廣的對象連繫溝通。如果這東西是要到國小的,那就真的要推到國小去。」因此在典藏的同時,團隊成員對於將來這些素材將用在哪裡,已經有了大致的輪廓,之後並且實際走訪各個中小學,主動把典藏的內容推出去。
不論是李泰祥的音樂或是楊英風的雕塑,交大的教育推廣都已經收到初步的成效,而這些教材、教學紀錄與心得分享的內容,也一一放上了浩然藝文數位博物館的網站。漸漸的,愈來愈多在網路上搜尋教學資料的老師們發現了這個網站,主動與交大聯繫。
這是一個實體與虛擬之間互相成長的過程。在最近剛改版的網站上,大量的教學紀錄被放了上去,使用者也可以發表自己的回應。接下來,柯皓仁還希望能在使用者之間形成網路社群,「希望我們的網友也能變成我們這個網站的內容提供者。」
團隊的人力有限,但網友的能力無窮。透過網路,浩然藝文數位博物館期待看到藝文典藏的不同可能性。(撰文╱呂宛芝、謝昇佑)
※本篇選自「日藏生活」╱出版單位:數位典藏與學習之學術與社會應用推廣計畫˙子計畫二:學術應用與文化傳佈計畫
浩然藝文數位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