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七世紀初,大員西部外海有一系列的沙洲,在隙仔嶼和北線尾之間的水道稱為鹿耳門。鹿耳門水道航路極其迂迴,漲潮時水深達四丈,退潮時不及一丈,因此是非常險要的地形,在大員港淤塞之後代之成為台江內海的咽喉,海陸貿易皆由此出入。
清道光三年(1823年)大風雨,曾文溪氾濫改道,洪流泥沙淤塞台江內海,鹿耳門成為海埔地,不再為港口。
圖片 - 鹿耳門古地圖 / Atlas of Mutual Heritage
十七世紀初荷蘭據有台灣南部,在明天啟五年(1625年)於赤崁一帶設立了普羅民遮市鎮,招商屯墾,後來在清順治九年(1652年)因過度徵稅爆發了郭懷一反抗事件,在事件後興建堡壘,即普羅民遮城,在堡壘主體外另有兩座稜堡相連,成為赤崁的政經中心。
順治十八年(1661年)鄭成功征台,攻佔普羅民遮城,並改為東都明京,設置承天府,俗稱赤崁樓。清光緒年間於城堡舊址上修築海神廟與文昌閣。
圖片 - 近代畫家方延杰筆下的赤崁樓 / 數位典藏
明天啟三年(1623年)荷蘭自澎湖撤退,開始在大員修築木造堡壘,命名為奧倫治城,後逐步改建為磚造堡壘,於崇禎五年(1633年)完成內堡,約在1640年前後全部完工。熱蘭遮城控制了大員水道,是通往台江內海的重要門戶。
清康熙元年(1662年),鄭成功攻下台灣,改熱蘭遮城為安平城,後鄭經將首府從赤崁樓移到安平。日治時期改建為海關長官宿舍,今日改名為安平古堡,以紀念館的形式開放,陳列相關史蹟文物。
圖片 - 安平古堡陳設的熱蘭遮城模型 / 數位島嶼
熱蘭遮城是典型的方型稜堡造型,外觀特色是內城外城相交疊。城堡四周挖掘護城壕,壕溝之後築成斜坡土堤為臺基以消除防禦死角,並在四角修築稜形結構作為炮臺陣地,可沿著城牆側面與面對開闊地發揚火力。
內城為方型,有兩層臺基,長寬皆為一百一十五公尺,城壁高約九公尺,厚一點二公尺,四角稜堡厚一點八公尺,設有十五個以上的砲座;外城為長方型,長一百六十公尺,寬七十七公尺,在西北角與西南角亦有稜堡。
圖片 - 熱蘭遮城復原圖 / 安平港國家歷史風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