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C創作集本期特輯本期陣容下載專區

青澀韶光-台灣女學生圖錄

要看自古以來的臺灣女學生都穿些什麼,就要先看臺灣什麼時候有女學生。

李許葉獨照

本期封面取材自臺灣一九二○年代前後的高等女學校女學生制服,以傳統漢族的大襟衫搭配日式的袴,圖中為臺北第三高女,圖右為彰化高女。

臺灣女子學校教育,最早可以追朔到荷蘭時代(一六二四∼一六六二年)的傳教活動。大航海時代來到臺灣的荷蘭人,自然是為了建立殖民據點與做生意,此外,宣傳荷蘭人的信仰有利於殖民地的穩定,因而受到荷蘭當局的歡迎。傳教業務在當時進展很快,一六三六年傳教士最先在新港創設學校,以羅馬字拼音教授原住民紀錄其語言,翻譯聖經,其後擴展到臺灣中南部二十多個村落。到殖民末期,臺灣原住民中,熟知基督教的女性和男性已各有兩千多人,女性人數還略多於男性,可見為了傳教,教育不分性別,原住民女性有了一視同仁的受教機會。不過這樣的教育原本就是為了傳教,傳教時原住民傳統信仰被排擠、鎮壓,有些堅持傳統信仰的女性被視為「女巫」而受到迫害。

在這個時期,接受傳教士教育的原住民女性去「上課」的時候,到底穿著什麼服裝呢?有沒有「制服」或規定要穿某種類型的服裝呢?可惜這點我們並不清楚,只知道一般原住民在十六、十七世紀時,大概是「冬夏不衣。婦女結草裙,微蔽下體而已。」「間遺之故衣,喜藏之,或見華人,一著,旋復脫去。得布亦藏之。不冠不履,裸以出入。」總之就是光溜溜的,最多遮一下下半身而已。

到了鄭成功家族的時代(一六六一∼一六八三年),荷蘭人被趕走了,不管性別、大家一起學聖經的基督教教育也消失了。依照漢人的傳統,女生很少念書,只有少數富紳家庭才會讓女生上書房讀書,而且最多到了國一或七年級的年紀就不再上學了。到清朝統治臺灣的時期(一六八三∼一八九五年),這種情況也沒有改變,直到清末傳教士再度來臺傳教,才有了一些變化。

初期女學堂1907

一九○七年,由馬偕博士設立的女學堂學生與教職員合照,此時的女學生服裝與髮型大多保持清末的傳統樣式。

基督長老教會傳教士馬偕在一八八四年創立「淡水女學堂」,英國長老教會在一八八七年設立「新樓女學校」,一南一北是臺灣最早的新式女校。馬偕的淡水女學堂以訓練傳道女性為目的,並打出免學費、免旅行費、免膳宿費的超級優惠;而臺南的新樓女學校,在編制、設施與經費則更加完備。兩者的學習都比傳統書房教育更寬廣,除漢文與白話字的讀寫訓練外,還有學習聖經、算術、地理、教義問答等等。不過,漢人家庭受限於傳統觀念,很少讓女性接受傳教士的學校教育,所以多數女學生是教友或平埔族婦女。

值得一提的是,新樓女學校要求入學生必須「放足」,不可纏小腳,可說是臺灣教育史上的空前規定。學生一律住校,每週四參加祈禱會(最長達四個半小時!)到深夜,另外,嚴禁學生與男生交談、禁止購買零食、禁止向人借貸財物、禁止白天在寢室休息……真是相當嚴格的教會學校啊!

岸裡公學校師生團體照(B1_PH014_011)

一九三六年岸裡公學校師生的團體照,女學生穿著洋裝式樣的白上衣與藍色背心裙。

到了日本統治的時代(一八九五∼一九四五年),當局為了推廣日語及日式文化傳統、改革陋習(纏足)並推廣女性教育,不但招待臺灣上層階級男士赴日旅遊,讓他們親眼見識日本女性接受教育、在職場上貢獻所學的美麗新面貌,還舉辦學校展覽,展示女學生的刺繡、工藝作品,極力讓各階層人民了解女性受教育的好處。女性就學率終於從領臺十年後(一九○五年)的百分之二到三,到一九二○年代開始大幅上升,統治末期更達六成左右。

姊妹合照

一九四○年的臺北第三高女夏季制服,型式為洋裝式樣的水手服。

雖然這時女子教育以「鞏固國體」、「涵養淑德節操」為目標,到一九三七年中日戰爭開打、一九四一年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後,更加重皇民化、軍事化傾向。但不論前期後期,學校教育的推廣畢竟打開了更多女性的新視野。而這時候女學生的服裝,也堂堂邁入制服╱校服的年代!

女學生與女教官合照

國府遷臺後的女學生軍訓服,型式為卡其服上裝與窄裙,後排兩位是女教官。

到了戰後的中華民國時期,政府繼續推動學校教育,一九六八年將義務教育延長到九年,更使女性受教人數與長度大幅成長。從戰後初期的國共內戰、戒嚴時期,一直到解除戒嚴、逐步開放的年代,女性受教育的比率在一九九○年代已超過百分之九十九。到二十一世紀,更有公立高中女生在升旗典禮時以「脫下長褲秀短褲」的集體行動,爭取以運動短褲搭配校服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