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尋求早期中國文明軌跡的學者來說,1928年開始於中國河南進行的殷商考古發掘,無疑是難以忽視的研究重點。其中又以侯家莊西北岡大墓的發現,最能體現當時商王朝的國勢。
當我們回溯人性追求歡樂的本質時,兩千年前的古代中國畫像磚,仍然留給我們相當豐碩的資訊,讓我們仍能感受到時隔千年之久、宴樂歡愉奔放的鮮活氣息。
在中央研究院歷史文物陳列館的居延漢簡展區,有一枚字跡模糊,毫不起眼的殘簡(簡號:75.19),即為兩千年前的「九九乘法表」(漢代稱為「九九術」)。
考古學和歷史學略略有些不同的地方,在於考古學透過田野考古發掘,從早已不會說話的標本當中,重建過去人類的生活、文化;常常被譽為是「一部藏在地層當中、無文字的史書」。
幾百年前臺灣的原住民用不到金錢貨幣,那時也還沒有中國漢人定居在這裡,為什麼在這裡會找到這麼多上面多了洞的中國銅錢呢?這時候我們就要請專業的時空偵探:考古學家出馬了!
商朝巫師會在烏龜殼上面刻寫上他們正在占卜的問題,並且記下是那一位巫師進行占卜、占卜之後神靈的答案為何等資訊,有時還會把最後結果是否應驗的具體事宜,刻寫在龜殼上面。
在西北岡1001號大墓中被發現的大理石石虎,雕工十分細緻,擁有老虎的頭部形象,但是自頸部以下又像是個跪坐於地的人,身上還刻滿紋飾,是極具震撼力與想像力的一尊雕像。
在上古中國,「鼎」具有極重要的象徵意義。相傳夏朝大禹開國之後,使用來自天下九州貢奉的金屬鑄成九個大鼎,作為國家權威的象徵。九鼎在傳統歷史觀點中,也成為夏商周一脈相傳的國家重器。
早在新石器時代開始,中土先民對於使用陶土模塑人形,已經有了不少嚐試。對於當時的人們來說,陶土不只可以用來製作實用器物,也被拿來作為藝術表現的絕佳素材。
蛋殼陶的製程困難,勢必需要有專業技術人力的長時間投入,這類工匠依靠出賣自己的技巧與服務,從那些社會菁英處換取衣食溫飽。因此,當時的社會很可能已經出現職業分工制度的雛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