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結束後,三峽祖師廟由當時擔任三峽街長的李梅樹接管,開始進行重建計畫。祖師廟以木雕、銅塑、石刻浮雕等方式呈現精緻的裝飾藝術;前殿、中殿與後殿皆設置精巧繁複的藻井。
鍾理和青年時期協助父親在美濃的農場事業,與鍾台妹結識相戀。但是同姓婚姻不容於當時客家社會,兩人與家族決裂前往奉天,後遷居北平並立志成為作家。其作品主要描寫周遭農村生活的喜怒哀樂,傳神展現美濃自然景觀與人文風貌。
日本帝國統治臺灣之時,將臺灣第一高峰玉山更名為新高山,其特有的高山生態吸引許多學者為研究而冒險攀登,同時也成為登山人士嚮往的目標。
澎湖天后宮是臺澎地區最古老的媽祖廟,原稱「娘媽宮」,曾歷經多次重修,有前殿、正殿及清風閣三進並帶有左右護龍,依地勢節節升高,主體結構為大木造的檜木梁柱,殿內的木雕、木作、鑿花、彩繪、石雕、泥塑、剪黏均保有傳統工藝特色。
金門明末時曾是鄭成功家族抗清的據點,到了現代,更成為古寧頭戰役、九三砲戰與八二三砲戰等國共大戰的戰場,留下不少戰地文物。
美國對於中華民國的援助隨著國民政府播遷來臺而轉移至臺灣,這些美援臺灣建設計畫大多委託來自美國的懷特公司統籌規畫,主掌其事的公司駐臺經理狄寶賽,對於此時臺灣的經濟發展即具有重要影響。
一九七○年代的臺灣,當時中山高速公路尚未完工,全島交通仰賴省道與火車,旅人們以種種不同的方式、以不同的速度、懷抱著不同的想法各自動身出發。
民藝的全名是「民眾的工藝」,是由日本學者柳宗悅和一群民藝家發起的「民藝運動」中所提倡的理念,希望喚起大家對於日用品或素人製作的工藝品的美的觀感。臺灣客家人們日日使用、或逢年過節不可或缺的生活道具,也變成民藝家眼中蘊含故事的收藏品。
畢業旅行象徵著即將告別校園的純真生活,既期待邁向另一個展翅高飛的前程,又不捨各奔東西的惆悵情緒。日治時期,日本建立臺灣的教育制度時,也引進了前身為「行軍遠足」的「修學旅行」,臺灣史上第一次修學旅行就此出發。
清朝康熙三十五年冬,福州府火藥庫大火,硝石和硫磺燒個精光,生性愛好冒險的知府師爺郁永河自告奮勇前往臺灣淡水設法採辦。遊歷歸來後,郁永河完成了《裨海紀遊》,這部著作現在已成為由漢人書寫的臺灣早期第一手重要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