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石樵先生是台灣早期美術運動的重要推動藝術家之一,其以誠懇嚴謹的創作態度及富於思考、哲學批判的個性,建立獨特且高超技巧的繪畫風格,並春風化雨、作育英才,教育不少第二、第三代台灣優秀藝術家,對台灣藝術界與美術界的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貢獻與價值。
馬白水於其九十歲之際,完成了當代最大幅的彩墨畫〈太魯閣之美〉,描寫太魯閣峽谷自東而西的壯麗景色,結構上類似中國傳統畫卷,不但有景致的變換,更融合了時間的移轉。可讓人在同一個時空體驗從太魯閣白天到夜晚的變化。
擅長墨荷畫的張大千在1945年與1962年分別畫了〈大墨荷通屏〉與墨荷手卷〈水殿暗香〉,本文以此兩幅畫作來介紹張大千在這其間相隔近廿年兩個畫風發展階段中,不同時期的創作風格。
如果要用一句話歸納日本人的殖民統治,那麼「野蠻中帶著文明」,或許就是這個時代最好的注腳。在日治時期的臺灣小公學校美術教課書裡可以略窺一二。
林淵66歲才拿起鑿刀刻石,無意中被人發掘而聲名大噪;「台灣原生藝術——林淵作品與生活記錄電子典藏計畫」自行研擬3D環物攝影操作技術來典藏林淵的作品,讓展示典藏品的技能又更上層樓。
日本統治臺灣期間雖以發展日本文化為主力,推行日本文化和教育,但對於傳統漢文化的人文哲學仍非常重視;經由各種書畫會、書法叢籍、雜誌傳播等,逐漸改變臺灣的書畫學習風氣。
當民俗特技躍上舞台,成為眾多表演藝術品類之一時,無可避免受到專業表演的角度審視,當代觀眾對於劇場表現的要求越來越高,這些傳統把式如何突顯自己的特色?在大陸出神入化的傳統雜技,以及聲光炫目的太陽馬戲等傳統與前衛的光譜間,台灣的民俗技藝如何為自己定位呢?
文獻的價值不只在彰顯古老新舊,而是它對於這塊土地的印證與記憶。擁有山上劇場的優人神鼓是臺灣極少數擁有屬於自己的戶外排練場地的表演團體;除了表演之外,也有系統地將老舊的海報、傳單、剪報,劇本等資料一一數位典藏,珍貴的紀錄就存在於網站中。
一九二○年代開始,臺灣學習攝影的本地青年經由遠渡重洋赴日留學以及在相館擔任學徒自修來習得攝影技藝,並開設照相館營業謀生,發展出流行的畫意沙龍外,並開始應用當時十分新穎的「新興寫真術」,強調街頭獵影的寫實觀照。這些貫穿一甲子時光的作品默默地凝視著臺灣現代史上每一階段的面容與風貌。
彭瑞麟一九○四年生於新竹,以旁聽生身分赴日學習攝影,為了信守婚約,放棄日本皇室攝影師一職返臺。在自己開設的照相館裡開辦攝影研習班,是臺灣最早成立的專業攝影教育機構,為臺灣培育出第一批專業人像攝影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