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廖智賢
本文由TELDEP拓展台灣數位典藏公開徵選計畫提供
藝術創作龐大而細碎,它所保留的時代印跡、它的喧囂與騷動、它的焦慮與不安、它的震盪,皆化做演出,生動且細緻地展現在每一位觀眾面前,和人群成某種心靈默契。創作者的記憶與生命歷程是觸動思緒的開關,當記憶深處畫面開啟,靈感便飛騰地打開,一切也活動了起來。
直到老師在教室黑板寫下的學測倒數日期接近,才想到需要翻讀已經被資源回收的課本來溫習;直到出了社會準備應徵第一份工作投遞履歷,才在三更半夜尋覓不知道存放在哪個抽屜的畢業證書;直到難得舉行的同學會再與昔日戀人重逢,對方依舊充滿魅力,才想到過去的情書不應該在分手的夜晚搓揉丟掉。
翻箱倒櫃、除舊佈新,或是存放的空間不足,或是自己當下的決定,有值的家具、古董,無價的書信、卡片,都可能面臨不得不取捨的命運。這是無論個人或團體都曾經有過的生命經驗,儘管豐富的生命歷程像是一座博物館,但是再怎麼仔細整理,還是免不了在未來嘆出一句可惜。
藝術,與修行共生
時光流轉,要靠腦袋回溯記憶,一年半載還算容易,只是累積漫長歲月,再回首,才發現編排、建檔不是那麼簡單。此刻,優人神鼓正要在表演謝幕的掌聲之後走下舞台,面對文獻保存的急迫挑戰。優人神鼓的前身是劉若瑀老師在1988年創辦的「優劇場」,成立後經歷二十二個寒暑,從二十世紀跨越到二十一世紀,並以木柵山區的大自然環境為劇場舞台。
優人的鼓音響起,那第一聲必定是從山裡面傳出來的。現任優人神鼓的文獻室主任田麗卿說:「優人神鼓擁有山上劇場,是臺灣極少數擁有屬於自己的戶外排練場地的表演團體。」優人神鼓的藝術總監劉若瑀,早期在美國接受葛羅托斯基(Jerzy Grotowski 1933-1999)訓練,尋求在大自然變化中自我修練,因此創團時選擇了山林作為練習的地點。早期,團員訓練都是從一大早開始,打太極、靜坐,沒水沒電,天黑就一定要下山,還要去提水,是一個很純粹的修行,表現出來的是生活融入到藝術中,這樣的精神也一直延續到現在。從2006年開始,每年都會有山上劇場的公演,無論風雨,更不畏寒流,這座山頭已經成為優人神鼓每齣劇作的起點,為了妥善保存這種人與自然互動的藝術形式,臺北市政府也在2007年正式將老泉里山區的「優人神鼓山上劇場」訂為文化景觀。
提到優人神鼓的修行,除了上山,當然還有下鄉。1996年,優人神鼓從墾丁出發,晚上打鼓、白天行腳,28天走過25個西部鄉鎮。隔年,35天走了800公里,足跡遍及東臺灣,跨著最大也最雄壯的步伐,積極參與地方文化祭典。2008年第三度下鄉,50天繞行臺灣,總距離長達1200公里,走訪100鄉鎮,巡迴表演30場次。對優人神鼓來說,這樣踏踏實實,繞行臺灣一圈的過程即是「雲腳」,有自我修鍊的精神在裡面,如同人的成年禮,是一個新的階段開始,連結土地的生命力,再次與臺灣潛藏的力量相遇。
《聽海之心》海報
數位典藏的契機:搶救文獻,刻不容緩
文獻的價值不只在彰顯古老新舊,而是它對於這塊土地的印證與記憶,紙張單薄而輕柔,卻承載時代的刻痕。劇團經營以創作練習為第一要務,宣傳公演次之,文獻典藏又再次之,對於優人神鼓的成員來說,專精於表演藝術的他們不論是打坐、打拳、打鼓都不成問題,但是怎麼去維護珍貴的文化資產,倒是個迫切需要處理的狀況。
「木柵」、「二十二年」、「山區」,這幾個關鍵字道盡了優人神鼓文獻保存上的種種困難。在劇作表現上,藝術與修行之精神可以超越時空的限制,但是文獻資料的典藏可就面臨了潮濕、散落、凌亂的危機考驗。「優人神鼓到現在已經二十二年,可惜的是,因為搬過幾次家,部分資料散落,當文獻不是很有計劃的保存時,就必須回到我們以前的辦公室,把所有東西都挖出來。」田主任如此形容。不只是物理環境的雜亂,臺灣地處亞熱帶,濕氣重,容易產生化學反應,部份紙本檔案泡過水,有發霉的情況,要把老舊的海報、傳單、剪報,劇本……等等檔案資料找出來保存,還要進行繁瑣的分類手續,可以想像執行典藏計畫時須面臨的重重考驗。
「其實優人神鼓知道典藏工作很重要,但是沒有後面的動力推著他們,現在有數位典藏,也是推動著他們思考這件事情。」「優人神鼓舞作資產數位典藏計畫(I)」主持人柯皓仁教授解釋著合作的緣起。術業有專攻,三年前就主持過「雲門舞集舞作資產數位典藏計畫」的柯教授執行過雲門、李泰祥的計畫,認為同樣受社會矚目的優人神鼓是下一個數位典藏的出發點。「剛好2008年國家文藝獎公佈,發現優人神鼓在其中,於是積極與優人神鼓接觸,很幸運的,可以說是一拍即合。」柯教授笑著說道。
藝術創作是如此龐大而細碎,它所保留的時代印跡,它的喧囂與騷動,它的焦慮與不安,它的震盪,皆化作演出,生動且細緻地展現在每一位觀眾面前,和人群達成了某種心靈默契。創作者的記憶與生命歷程是觸動思緒的開關,當記憶深處畫面開啟靈感便飛騰地打開,一切也活動了起來。儘管雲門舞集與優人神鼓都是國家文藝獎的得主,但是內含的核心精神卻迥然不同,創作的靈感泉源更是各異,呈現在網路平台的方式也當然有所變化。
目前優人神鼓的官網與數位典藏的網站結合在一起,關於優人神鼓的相關新聞及表演訊息也發佈在Facebook與無名小站,柯教授思考著更多使網站具有互動性的機制,並以優人神鼓的需要為網站設計的優先考量。
優人有情,數典用心
怎麼呈現這座用雙手披荊斬棘、一石一柱打造的山中劇場,也在計畫架構之內,無論是空景跟排練,攝影師已經在2009年12月到山上劇場取景,並且將照片作品製作成環場影像,同時針對山中劇場正式公演拍攝影片。柯教授說:「公演當日山上淒風苦雨,本身駐點在師大的成員陳健行隔天就重感冒。但也因此留下珍貴的畫面記錄,有了豐富素材,我們就將它們呈現在網站中。」
或許,參與計畫的成員們在嵐靄雨露的山中劇場不只是單純記錄,更在獨特的環境中獲得心性的鍛鍊。「優人神鼓舞作資產數位典藏計畫」的團隊,除了有駐點在師大的成員,還有直接進駐到優人神鼓的成員張煦。
「儘管張煦之前沒有任何數位典藏的經驗,但是他具有資管背景,對於數位化也有認識。」柯教授認為必須要找到對優人神鼓有所了解的助理,於是曾經擔任過優人神鼓志工的張煦,就成為田主任整理文獻的好幫手;翻閱剪報資料、歷史文件,一筆一筆看到眼睛都痠痛的過程,讓張煦更充分掌握優人神鼓的淵源與發展過程,包括劇團的核心價值以及透過表演所要表達的意涵。
計畫執行第一年的重點是將「山上劇場」呈現出來,第二年則會將「雲腳台灣」融入到典藏計畫中,在團隊默契漸入佳境的情況下,踩著循序漸進的步調,數位典藏計畫的執行就與「雲腳台灣」一樣穩健踏實。田主任也相信,對優人有興趣的網友或觀眾,都可以透過優人神鼓舞作資產數位典藏計畫網站獲得更多資訊,能利用這個平台認識優人神鼓。
1992年《漠•水鏡記》海報
1996年「雲腳台灣」DM
藝術總監劉若瑀與擊鼓指導黃誌群,兩人帶領團員將生活中修行的體悟,透過鼓面擊出內在自我的提問,形成優人神鼓一再突破與創新的樣貌,然而他們可能沒有料到,他們所撞擊出來的火苗,在計畫成員心中竟引發出更盛大的花火:團隊中,負責採訪的編輯決定轉換跑道、於優人神鼓文獻室任職;擔任志工的支持者因緣際會加入數位典藏計畫;鑽研理工領域的研究生開始撰寫充滿藝文氣息的網頁程式。柯教授笑得開懷:「之前還有一個研究生,剛開始不認識優人神鼓,現在已經成為粉絲,還會自己去買票看表演。」
表演藝術與數位典藏工作交織出令人意想不到的世界,在人際關係,也在網路平台形成紮實的鼓面,當優人們潛心靜氣舉起手中的木棒敲擊,打出響聲咚咚,波動成為一股浪潮,近處,也許不在山中劇場,遠方,可能不是他鄉舞台,而是藉由數位典藏的網站傳遞內心、掌中的能量。
優人神鼓劇作資產數位典藏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