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古建築最大特色為木造結構,遇震依舊屹立不搖,有「牆倒屋不塌」之說。早期臺灣寺廟建築便以木質為主體,將雕工、裝飾藝術發揮得淋漓盡致。興建一座廟宇,需要眾多匠師協力合作:大木匠(繪圖設計、取材、施工)、石匠、泥水匠、剪黏匠、彩繪匠、雕花匠等,個個身懷絕技、匠藝巧奪天工。師徒傳承技藝的制度,儼然形成「匠幫」,有時因規模龐大或工期過短,常見兩位(組)匠師共同承造一座廟宇,以中軸線或前後殿為界,進行「對(拚)場」,不僅鬥匠藝也賽巧思,以激烈的競爭方式共同合作,相互較勁意味濃厚,此為當時臺灣寺廟獨特的營造方式。
以繽紛的廟宇裝飾─剪黏為例,源於考量交趾陶成本過高、泥塑又不耐用而興起,結合兩者特點:以鐵絲為骨架,填入灰泥塑形,再黏上已剪好不同弧度、色彩的陶瓷碗片,最後彩繪修飾細節,即成一幅立體活潑的鑲嵌藝術品。早期這種特殊的現場即興創作,通常得融會貫通泥塑、剪黏、交趾陶三項技藝,相當考驗匠師的功力。
寓意鎮火祈雨的剪黏「鰲魚吐藻」,唯妙唯肖。(圖片來源:台南古蹟數位典藏計畫)
延伸閱讀:
CCC9:彩畫生活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