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成果資源 : 「文化協會在台南」 數位典藏詮釋計畫

「文化協會在台南」 數位典藏詮釋計畫
類型:
合集
網站名稱:
「文化協會在台南」 數位典藏詮釋計畫
作者:
國立臺南大學數位學習科技學系(所)
其他貢獻者:
國立成功大學博物館、國立臺灣文學館、崑山科技大學、莊明正先生、林章峰先生
主題:
文化,藝術,人類學,文學,藻類,菌類,文物,社會運動,檔案,歷史,民俗
描述:
(本說明2013年8月由原計畫協助提供)
台灣文化協會(1921年10月17日成立),是日治時期台灣人以文化運動,進行政治、社會與人權之非武力抗日民族運動下最重要的組織,發展至1926年會員人數達最高,吸引農民、勞工及無產階級參與投入,1927年分裂為「新文協」以及「台灣民眾黨」。原來皆為「文化協會」成員的盧丙丁夫婦、莊松林,兼具社會運動者與文藝創作者身分,是日治時期文化運動轉型的重要見證者。而隨機關雜誌「台灣民報」的總部自北向南移,府城,亦為「文化協會」乃至整個日治台灣文化運動重要的發展標的。本計畫以「文化協會在台南」為名,回應「文化協會」以「台北」蔣渭水為主的論述,以莊松林、盧丙丁及林氏好為主要研究對象,規劃的關鍵原因,即是透過其後代莊明正與林章峰的收藏,將三位文協前輩的生平軌跡與作品做系統性整理,並以數位典藏方式留存於世,讓從未被嚴謹、正式研究的史料,得以被充份的研究後予以呈現。提供日治時期台灣文化、政治社會、工農運動的研究新視野,讓後人有機會站在前輩肩上,進行更深化的台灣研究與詮釋。此外,本計畫執行團隊除了國立臺南大學外,亦有國立成功大學博物館、國立臺灣文學館、崑山科技大學的加入,透過校際資源的合作,數位成果可與國立台灣文學館、成功大學博物館、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台灣新文化運動館等地的展示配合,未來更可結合出版、文創與數位學習等加值應用,使數位典藏成果發揮更多樣化的效益。
語言:
中文
資源類型:
文字,靜態影像,資料集
適用對象:
所有對象
著作權:
國立臺南大學
用途:
教育學習,學術研究
備註:
原網站已關閉

庫存網站紀錄

庫存網站網址

庫存網站收錄時間:2014/7/4
庫存網站授權情形:國立臺南大學同意本計畫以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2.5版授權條款釋出。

您即將離開本站前往庫存網站!

所屬計畫

執行期間:2011/8~2012/12
計畫名稱:「文化協會在台南」 數位典藏詮釋計畫

推薦分享





分享

「庫存網站」是以Cache Page方式擷取網站,或是向執行單位收取資料,所整理之網站歷史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