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布袋戲的起源可追溯至清末時期,當時閩南粵東地區的掌中戲師父來臺演出,古早時代的農業社會缺乏娛樂,廟會酬神慶祝時民眾非常愛看戲,布袋戲表演自然廣受歡迎。後來這些唐山師父有些在臺長期定居,閒時收徒教戲,使得布袋戲技藝開枝散葉傳布開來,在清末民初年間,已經出現了許多闖出名號的戲班在臺灣各地演出。
最早的布袋戲原始戲碼大多是取材自傳統戲曲的單齣劇目,由於劇本多半壓在戲籠底部,因而稱為「籠底戲」。始祖的南管布袋戲與潮調布袋戲多為文戲,搭配的後場音樂婉約細緻,臺下觀眾欣賞的重點是演師精準的唱腔與演技。逐漸地,臺灣布袋戲開始本地化,演師們為順應觀眾的口音腔調,在對白上作出調整,加入詩詞讓唸白更加琅琅上口;又改用熱鬧響亮普遍流行的北管作為後場音樂;並極力加強武戲技巧,增添許多表演招式與打鬥動作,讓觀眾眼花瞭亂、目不暇給。這些改變大受歡迎,也確立了臺灣布袋戲獨特的發展方向。
(圖片來源:財團法人私立西田社布袋戲基金會)
當布袋戲迷越來越多,原先有限的單齣劇目已經不敷需求,觀眾想看更多高潮迭起的精彩好戲。演師遂取材傳統的章回小說改編出「古冊戲」,把民間長期流傳的通俗演義演成連續劇碼。例如描述英雄豪傑輔佐忠臣懲惡鋤奸的《七俠五義》,結合身懷絕技的俠士、重重埋伏的機關,以及大快人心的包公斷案等種種元素,非常適合文戲武戲來演繹。而膾炙人口的神怪小說《封神演義》、《西遊記》有著光怪陸離、變幻多端的滿天神魔鬥法,也非常適合演師們發揮創意。這些改編大大擴展了布袋戲的表演題材,而演師們的表現手法各異,有人擅於講古、有人擅於打鬥,也區分出不同特色。
之後更有演師把清末民初流行的武俠小說如《七劍十三俠》、《蜀山劍俠傳》等等搬上戲臺,將新時代的俠客劍仙傳奇轉化為劍俠戲,讓觀眾耳目愈加為之一新。劍俠戲中的主角身負國仇家恨,歷盡奇遇習得仙術絕招,投入江湖行俠仗義、快意恩仇,間雜著兒女情長、蕩氣迴腸的情節,透過設計更加精緻的戲偶連說帶演,好戲連臺。演師們改編的手法愈來愈熟練,精彩故事隨手拈來,打鬥橋段層出不窮,觀眾報以如雷掌聲。臺灣布袋戲發展至此,日後更具革命性的金光布袋戲已初露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