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選珍藏 : 生生相惜——拯救海洋生命力

海洋生物

底拖網捕捉的大大小小各種海洋生物,其中沒有經濟價值的就這樣被任意棄置。

(圖片來源: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靠海居住的人們,其文化多半與海洋密不可分,從蘭嶼達悟族飛魚祭與濱海阿美族的捕魚祭裡便可獲得例證。意外的是,若扣掉前述兩項,在四面環海的臺灣隨機街頭詢問海洋對受訪者有什麼直接關係,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答案可能是:龍蝦紅蟳石斑烏魚子、軟絲、小捲、土魠魚、刺鮭米粉、生魚片……海產菜色紛紛上桌,令人垂涎欲滴。說穿了,這些與海洋相關的事物,除了吃還是吃——這就是所謂的「海產文化」或「海鮮文化」。

這樣說起來雖然有些貧乏,不過海產之所以成為大家的最愛,除了味道鮮美之外,魚肉富含不飽和脂肪酸(DHA),是非常優質的動物性蛋白質來源,有益健康。但站在全球觀點與永續發展的角度,海洋生物的資源,已因過去五十年來的過漁1而正在耗竭——許多老一輩常吃的美味漁獲再也捕不到;當年沒人願意吃的下雜魚,例如刺河豚,現在卻被大費周章地處理,成為伴隨米粉的名菜。

人類對海洋資源的過度掠奪已是不爭的事實,想力挽狂瀾、在人類對漁獲的需求與自然生態(資源)的永續利用之間取得平衡點的有志之士卻也不在少數。因此,即使只是起頭,世界各地(包含臺灣)也的確在某些漁獲的捕撈上建立可信賴的制度。

但在另一面,許多位於食物鏈頂端的海洋生物具有高經濟價值,即使族群數量岌岌可危,仍不敵肩扛家計的漁民及人類口腹之慾,面臨嚴重的撈捕。例如每年固定迴游經過臺灣的黑鮪魚,也因過漁,致使數量不斷下降。儘管某些官方報告指出臺灣撈捕黑鮪魚的總「噸數」沒有顯著下降,藉以暗示黑鮪魚資源並未減少,但這樣籠統的數字,無法說明何以每年捕捉到的「尾數」節節升高;單尾體型則逐漸變小,以往兩公尺以上的大型黑鮪魚已不常見,取而代之的是尚未完全成熟的小型魚。

這的確是兩難,一旦法律明令禁捕,又沒有明確的輔導轉業、轉漁政策的話,等於斷絕漁民生計;但若持續過度捕撈,可能再也無法目睹黑鮪魚游動、捕食瞬間所爆發的力與美。黑鮪魚僅是人類濫捕而遭逢困境的數百個物種中知名度較高的一種,倘使這般高知名度,都沒能將牠們從絕種的險境裡解救出來,那麼其他名氣較小、獲得關注更少的海洋生物又會如何呢?

黑鮪魚

黑鮪魚、太平洋黑鮪、黑甕串、黑暗串,或稱為金槍魚,由於過度捕撈而越來越小,且因海洋污染,體內也累積了大量的重金屬

圖片來源:陳國書博士提供)


鯨鯊

鯨鯊、豆腐沙、大憨沙、鯨鮫……這些名稱,都是指同一種保育類動物

圖片來源、典藏單位: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就算不為了海洋的美麗,而僅以人類自我中心的觀點來看,會對人類神經系統產生毒害的水銀有機化合物——甲基汞,在養殖魚類體內含量約為○•○二ppm(一ppm=百萬分之一),近海漁獲則在○•○五ppm左右。至於大洋性洄游魚類,由於食物鏈的運作機制,其體內的甲基汞含量,每上升一個食物鏈等級就會濃縮十倍左右。因此,食物鏈愈頂端的掠食者,體內的甲基汞含量也呈指數型上升。國內遠洋漁業所捕獲魚類體內的甲基汞含量約為○•四三ppm,遠超出養殖漁業近海漁業的含量;其中旗魚含量達○•五三ppm,身為頂級掠食者代表的鯊魚平均更高達一•○五ppm,毒性是養殖魚類的五十倍。驚人的是,黑鮪魚的甲基汞含量為一•一三ppm,更甚於鯊魚。

作為實際的消費者,我們的消費習慣其實影響著世界各地的漁業政策,也牽動漁民對待漁獲的方式。缺乏專業背景的我們,如何知道什麼海洋物種可以吃、什麼最好不要吃呢?「底食原則」或許是一種簡單判斷的依據。

1. 盡量吃養殖魚類。

2. 若是野生魚,盡量選擇魚食物鏈中、下層的魚類。這些魚比較容易繁殖,魚群容易再生。

3. 避免捕食食物鏈上層的大型魚類,因為繁殖較困難,容易滅絕。

具體來看,多吃「秋刀魚」、「吳郭魚」或「鯖魚」等,對海洋的影響最小,利於魚類再生;避免食用數量稀少的魚種如「野生石斑」、「野生烏魚」及「鯊魚」,保育類的「豆腐鯊」更是少碰為妙。沿海的「白鯧魚」與「曼波魚」數量日漸減少,最好也避免食用。為了人類健康與海洋魚類的永續生存,「底食原則」不僅是當務之急,也是身為消費者的我們最容易做到的。


註釋:

1 過漁(overfishing),指過度捕撈,使每單位捕撈的漁獲量與平均漁獲量下降,低於可接受的程度。


延伸閱讀:CCC9:深海更多浬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