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德於一八七一年出生於德國巴伐利亞奧格斯堡,在慕尼黑大學就讀動物學,雖然因故未能完成學業,仍決心投身標本採集,接受德國探險家 Hans Fruhstorfer 的委託前往遠東進行探險。梭德於一九○二年三十一歲時來到臺灣,在岡山擔任高中教員,首次採集椿象、蚜蟲等半翅目昆蟲,並與日籍助手結婚,隨後受聘於英商德記洋行,前往橫濱擔任職員從事茶葉貿易。
一九○五年梭德再次來臺,居住於高雄及安平等地,以埔里為基地採集蛾類與蝶類,並僱請了數十名幫手協助動物採集工作,足跡幾乎遍布全島。他將大量的採集標本寄贈或出售給歐美各地的博物館與研究機構等,各地的研究者整理了得自梭德的標本之後,將這些生長活躍在福爾摩莎的新物種公諸於世,已知總共發表了超過三百篇的文獻。
一九一二年梭德移居臺北,持續熱衷於採集標本及研究,但隨著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因國籍而失去了洋行的工作,於是一邊開班授課教授語文與鋼琴謀生,一邊採集臺灣的爬蟲類進行研究,但他的視力開始退化,一九二三年之後已經無力親身進行採集工作。後來他在臺北高等學校與總督府醫學校擔任教職,居住在大稻埕,最後於一九四四年逝世並安葬於臺灣。
梭德氏草蜥(Takydromus sauteri)(圖片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動物學典藏數位化計畫)
為了紀念梭德採集昆蟲與動物標本的貢獻,數種臺灣的昆蟲與動物以他的名字命名,如梭德氏赤蛙、梭德氏草蜥、梭德氏薄翅天牛(Megopis sauteri Lameebe)等等。
參考資料:
吳永華(民90)。台灣動物探險 十九世紀西方人在台灣採集動物的故事。臺中市:晨星。
延伸閱讀:
CCC4:臺灣人物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