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選珍藏 : 發現後山的奇幻仙境──蛙蛙世界學習網

撰文╱鄭雅綺 攝影╱楊志雄

青蛙青蛙,這個在大自然中並不特別起眼的物種,現在卻成了網路上的主角。
牠的身影、牠的聲音,成為人們欣賞的焦點,甚至還有一群愛蛙人士在全台各處尋覓、追逐著牠們的蹤跡。

 

「啾∼啾∼」陣陣鳥叫傳入耳中,是什麼鳥的叫聲啊?再豎直耳朵仔細聽聽,好像和平常聽到的鳥叫不太一樣?這才發現是素有「騙人鳥」之稱──斯文豪氏赤蛙的蛙鳴。而這聲音,不是來自於山林溪間、也不是溪谷溝壑,而是來自「蛙蛙世界數位學習網」。一手催生出這個蛙蛙世界的,則是現任國立東華大學生態與環境教育研究所副教授兼任所長的楊懿如。

楊懿如大學時代就讀於台大動物系,當時她一直認為自己以後會成為一位獸醫,沒想到,一位教授兩棲動物的老師,帶領她進入兩棲類的世界,她回想起幼時住家附近成群的青蛙,從此,楊懿如與蛙類結下難解之緣,一頭栽進蛙類的研究。

 白頷樹蛙

白頷樹蛙。(攝影╱李鵬翔,圖片提供╱蛙蛙世界學習網)

聚沙成塔 建構出小小資料庫
除了專注於學術研究,楊懿如對蛙類的棲息地與行為調查也十分感興趣,因為她認為,光是了解還不夠,重要的是要如何讓牠們的棲息環境不受破壞、進而得以長久生存下來。所以,楊懿如平常的休閒活動,幾乎都是和先生一起,帶著相機、手電筒,在蛙類可能的棲息地穿梭調查,由先生擔任攝影,楊懿如則是文字記錄,一點一滴、漸漸累積成一個小小資料庫。

近年來,全球的兩棲類族群數量都在下降中,這當中的原因包括了棲地的破壞、氣候變遷、人為汙染、外來種侵害、疾病以及商業的利用。楊懿如不忍台灣的兩棲類也步向絕種之路,積極以各種方式提醒人們對於生態保育的重視。她所踏出的第一步就是出版書籍,《賞蛙圖鑑》是楊懿如的首本著作,當出版社前來邀稿時,楊懿如的心中是有些詫異的,在生物界中,蛙類僅占著小小的一部分,又有多少人願意再進一步去了解它們?這屬於小眾讀者的書能引起多少共鳴?

儘管有些遲疑,楊懿如憑著一個單純的想法──藉由書籍的傳遞,讓更多人能獲得更多台灣蛙類的寶貴知識、同時也更加認識台灣這塊土地吧!於是,《賞蛙圖鑑》問世,同時出乎意料地,這首本著作就賣出了好成績。在和蛙類的特殊感情驅使下,楊懿如陸陸續續完成了好幾本相關著作:《蛙—訪陽明山國家公園兩棲類》、《賞蛙圖鑑》、《花蓮的蛙類》、《賞蛙呱呱叫》等,這為楊懿如注入了一劑強心針,她再接再厲,不斷進行蛙調、更新資料,期待將更完整的資訊提供給所有愛蛙人士。

 

以分享為出發點 成立青蛙小站
對楊懿如來說,出版書籍是一種「分享」的概念,由專業的人士確實地進行調查與研究,讓大家獲取最正確的知識。不過,有沒有更便利、而且是免費的方式能達到同樣的效果呢?楊懿如察覺到網路的無遠弗屆,也順應時代潮流,在1999年2月成立了「楊懿如的青蛙小站」,將多年累積的文字、圖片在網站上與來自四面八方的網友們分享,而楊懿如也成為蛙友口中的「青蛙公主」。

當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心台灣的生態環境後,青蛙小站也漸漸累積人氣,成為蛙友們相互討教、學習的交流平台,透過這個網站,讓網友們匯聚起一股龐大的力量。

2002年,「青蛙小站」改版為「楊懿如的青蛙學堂」,一次次的改版,代表的是一層層的精進。從網路上蛙友們的鼓舞與建議中,楊懿如對於網站上的內容與品質要求也越來越高。網友們反映圖片品質不佳,楊懿如便在攝影器材與技巧上再加以調整;蛙鳴錄音效果不良,也有蛙友提供解決方式,讓網站資料有最好的呈現。尤其在2007年7月,國科會補助成立「發現後山-蛙蛙世界學習網」之後,楊懿如的青蛙世界更為開闊了。

 

數位典藏化 「教育」成重要環節
進入數位典藏階段,楊懿如組織了一支專業的工作團隊,當她面臨新的嘗試與挑戰時,這支團隊就成為她最強而有力的後盾。在學習到完整數位典藏的技術與概念後,工作團隊在影像的處理、音效的品質掌控、網站的建置上都有大躍進,讓調查資料更加具備數位典藏的品質與價值。楊懿如也在數位典藏的過程中,找到更多共享的平台與資源,Google Earth的應用就是最好的一例。

Google Earth將衛星影像、圖片、地形等圖層結合在一起,就如同是一個立體的3D地球儀,透過它,使用者可以觀看全球的各個角落。從2001年開始,楊懿如的兩棲調查資料中,每筆都有調查樣區的GPS座標,而所調查出來的資料標示在Google Earth上之後,像是調查資料分布情況、各縣市資料量、蛙種分布情形,在地圖上便可一目了然。這個新發現,讓楊懿如有了新目標──她希望將來能開發出更多免費的平台,讓這些調查資料運用於各處。

而在網站內容的部份,由於先前「青蛙小站」在兒童生態教育上有許多正面幫助,楊懿如決定讓「教育」成為「蛙蛙世界學習網」重要的一環,在網站上提供從國小低年級、中年級、以至高年級的分級教案。這些經過工作團隊完整規劃的教案,都可從網站上直接下載,教師們可由此為基礎,引領學生進入蛙類的奇幻仙境,「蛙蛙世界學習網」的功能也益發彰顯。

 

網站資訊的功臣──熱情的志工

從「青蛙小站」設立以來,一直有一群志同道合且熱心於環境維護的蛙友們,在網站上相互請益、交流資訊。而他們,在楊懿如有組織的訓練、規畫下凝聚起來,成為兩棲調查的志工。他們當中,有的來自教育界、有的是公務人員、也有許多是來自民間的企業,他們無疑地是「蛙蛙世界學習網」進入數位典藏階段的一大功臣。

自2003年起,楊懿如將志工列為重要的推廣要項之一,開始執行「台灣兩棲調查志工培訓及調查計劃」,從桃園地區著手,再延伸至花東地區、嘉南地區、北部及高屏地區,最後在2008年,全台灣都有了兩棲調查志工。

楊懿如設計了兩棲類調查紀錄表,讓志工們使用制式表格填寫,避免疏漏同時也方便統計。GPS定位、溫度、相對溼度都需詳載,也因此,志工在進行調查時,除了手電筒和紀錄表外,必須備有GPS定位器、溫度計以及溼度計,才能完整記錄資料。經過培訓後的志工,能清楚以目視或聽音方式來辨別蛙種、數量、當時行為,同時翔實記錄其棲息環境,對資料的正確性有絕對的幫助。

協助進行生態監測的志工們,分為「團體志工」與「一般志工」。能成為團體志工,通常都是較為資深的蛙友,他們採取小組行動,針對固定的棲息地駐點,於每一季進行監測,將該棲息地的蛙種、數量、其他變化回報至楊懿如的工作團隊。這些資訊都成為「蛙蛙世界學習網」的最佳資源。而一般志工則是藉由不定期的監測,逐步積累監測經驗,成為網站的強力後盾。

這些熱情的志工,也帶給楊懿如許多的感動。曾有一位資深志工,在北部地區發現了諸羅樹蛙,這可不得了,棲息在雲嘉南地區的諸羅樹蛙怎麼到了北部來?楊懿如和這位志工多次確認,最後確認的確是諸羅樹蛙,但可能是人為的遷徙才來到了北部。楊懿如便商請這位志工持續監測,調查它的數量是否有增加、地域是否有改變,所幸在嚴密的監測下,並未發生大規模的繁殖與擴大。一位志工的細心,可能就能遏止一場生態浩劫,這又怎能讓楊懿如不感動萬分呢?

 GPS

使用GPS定位可再次確認蛙類分布區域,加強監測功能。

馬不停蹄為推廣 假日也無休
有了工作團隊與志工們的齊心合作,讓「蛙蛙世界學習網」交出一張漂亮的成績單,不過,楊懿如仍希望有更多的人來認識這個學習網。剛開始,她以花蓮的小學為出發點,舉辦一場場的教師研習會。接著,她和工作團隊的腳步漸次向外擴大,宜蘭台東、台北、屏東……。漸漸地,她的足跡遍及全台,在研習現場上,她總是在教授完所有內容後,預留至少半小時做學習網的推廣,並鼓勵大家盡量使用。如果有她還未拜訪過的學校,她也會主動將研習會相關內容以公文方式發送給學校,積極爭取推廣的機會。將來則希望有機會將「蛙蛙世界學習網」的網站在教科書上披露,讓學生、家長都能看見這個可以放心利用的優質網站。

另外還有針對兩棲類的研習營,對象有親子、兒童、志工,吸引來自不同領域的參與者。在參與研習營的過程中,「蛙蛙世界學習網」就是最好的教材,由這裡先接受完整的知識加強,再將所學於實地蛙調時進行驗證。在研習營結束後,原來對蛙類就感興趣的參與者,可以再上網站反覆自修、練習,有疑問的話也可在網站上尋求解答,因此論壇裡常常有來自四面八方的熱烈討論。

而楊懿如「青蛙公主」的專業背景,也吸引許多生態學會、基金會或其他單位來邀約演講。楊懿如在演講過程中,會以「蛙蛙世界學習網」做為輔助工具,善用機會讓聽者認識這個網站。除了本身的教職,演講、教師研習會、研習營佔據楊懿如大半的時間,但無論路途多遙遠、有無車馬費,只要有時間她一定帶著工作團隊走一遭,讓數位典藏的概念跟它實質的資源一同推廣。

 

使用社群廣泛 民宿業者也受益
「蛙蛙世界學習網」在國科會的指導及楊懿如不遺餘力的推廣之下,吸引了更多的使用者來運用這些數位典藏。來這裡的使用者,絕大多數都是本來對蛙類就相當感興趣的蛙友,然而,由於蛙友們工作性質的廣泛,也讓「蛙蛙世界」的使用者往外拓展至不同領域。

位於宜蘭的三富花園農場就是其中之一,這座農場有著廣達14公頃的土地,從十多年前便開始採取無毒、無農藥、讓自然生物永續的經營方式,農場的經營者之一──徐本裕,也是位愛蛙人士,他在網路上搜尋蛙類的相關資訊時,找到了楊懿如的網站,於是開始在網站上與其他蛙友交流,並從網站上獲得更多蛙類知識。久而久之,徐本裕也加入了團體志工的行列,以自己所在的三富花園農場為監測點,每一季定期回報監測資料。

他認為,對想了解台灣蛙類的入門者來說,「蛙蛙世界學習網」是一個非常利於學習的網站。特別是在蛙類辨識方面,這裡數位典藏的資料十分完備,蛙類的外型、特徵,甚至於是台灣32種蛙類的蛙鳴,都可以在這裡聽得到。同時,網站上也有自我挑戰單元,初學者在研讀完所有典藏之後,可以利用線上的互動遊戲,測試自己對蛙類的辨識力,做為野外蛙調的行前測驗。

但是「蛙蛙世界學習網」的數位典藏,並不光只是教育使用者如何辨識台灣的蛙類,而是以「認識」蛙類為出發,進而去「愛護」它們,然後善加對待它們所棲息的環境。在三富花園農場內,就運用了「蛙蛙世界學習網」的典藏,農場的導覽員們在熟讀過網站後,將這些典藏的資訊再傳遞給前來遊玩的旅客,向遊客們介紹台灣豐富的蛙類資源。

「蛙蛙世界學習網」也清楚說明蛙類適宜的棲息地,在經營者的全力維護下,網站上對於棲息地的種種建議,都成了農場的最佳參考。因此,農場內處處可見為了生態所做的努力,利用大自然食物鏈的方式,讓所有生物在自然的狀態下繁衍、成長。在自然的生態工法下,蛙類漸漸聚集了,純淨的水源也讓螢火蟲復育成功了,而且隨處可見翩翩飛舞的蝴蝶

透過導覽員,蛙蛙世界的數位典藏內容得以讓來自全國各地,甚至現在很多來自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的觀光客看到,並且在了解他們的棲息地之後,更進一步去愛惜它們、愛惜台灣這塊土地。

 護卵的艾氏樹蛙

護卵的艾氏樹蛙。(攝影╱李鵬翔,圖片提供╱蛙蛙世界學習網)

應用於環境教育 喚醒對生命的尊重
除了徐本裕這樣熱愛蛙類的民宿業者將數位典藏應用在生態導覽之外,還有許多來自國家公園的環境教育教師,先在「蛙蛙世界學習網」的e-learning單元進行線上學習,接著利用所學,在工作的國家公園裡進行觀測,再與數位學習網的內容比對。他們不但自己實地著手蛙類的攝影、錄音、製作青蛙圖鑑,更前往楊懿如的兩棲類研習課程,尋求專業的指導。在課程結束後,帶著滿滿的知識與經驗,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將與進入國家公園的遊客一同分享,讓典藏內容層層推廣出去。

也有不具任何生態專業背景的家庭主婦,為了與孩子共同學習,便利用閒暇時間搜集生態資料,也因為這層因素開始接觸「蛙蛙世界學習網」。從一個兩棲類的「素人」,搖身成為「達人」,全家出遊的時候,她和孩子一同觀察池塘邊、水溝旁的青蛙。當孩子和先生從一池水裡抓獲了一條「魚」,興沖沖地帶給她看的時候,她不禁大笑了起來。因為,他們抓到的可是一隻兩棲類,過幾天就會長出腳來的啊!她很高興能將這些生態知識寓教於樂,孩子們在快樂的學習中,了解到萬物的可貴與對生命的尊重。

一位公司內部設置有生態池的工程師,在偶然間遇見了一隻青蛙,引起了他想進一步探索的欲望。為了尋找這隻青蛙正確的名稱,他開始在網站搜尋,最後,在「蛙蛙世界學習網」裡,他找到了答案,終於知道那個陪伴他享受一段午后時光的,原來是日本樹蛙。從此,他更努力地觀察周邊環境,一碰到有蛙類在他身旁出沒,他就會上「蛙蛙世界學習網」找答案。

此外,「蛙蛙世界學習網」的使用者中,有一大部分是屬於教師。這是因為網站的一個重要特色──示範教案。教師們在教授關於生態教育的相關課題時,就利用網站上的課程發展單元,依小學的低、中、高年級,分別有適合的教案,可以幫助教師們在最短時間內讓學生們清楚了解到台灣的蛙類世界,因此吸引了許多教師來使用。更有教師將示範教案依各學校生態環境之特性,重製一份更適合的教案,也再度回饋給網站使用。

如江素娟老師就利用了蛙蛙世界數位學習光碟,進行國小三年級學童的蛙類教學;花蓮市明廉國小的吳其洲老師,也利用數位典藏資源發展出四個單元、十八節課之教案,將蛙類生態知識、保育行動教授給國小五年級的學童,融合課堂講授、數位教學與戶外體驗的模式,發展出擁有自我特色的教案。這些教案都能在「蛙蛙世界學習網」上與所有教師分享。

桃園縣歷年來均舉辦年度青少年育樂活動,「螢舞蛙鳴」是其中精采的重點活動,百吉國小已連續多年獲得承辦權。這除了是因為百吉國小優異的生態特色外,「蛙蛙世界學習網」也為學校在承辦活動時起了加分效果。百吉國小的吳國楨與李佑珊老師表示,由於有來自「蛙蛙世界學習網」的數位典藏,讓他們得以清楚了解到所處環境生態之豐厚。他們校園內的生態小組,結合數位典藏的資源、充實自我的知識,帶領更多青少年接觸蛙類、認識蛙類,徹底落實生態教育。

在楊懿如與全體工作團隊的辛苦耕耘下,「蛙蛙世界學習網」所獲得的成效已開枝散葉,這些廣大的使用社群就是最好的證明。楊懿如未來的最大展望,就是持續「開放、分享、循環」的概念,在開放的平台上與眾人分享,在分享中建立良好的循環。

因此,她會陸續且持續開設志工班、教師班、一般民眾班之線上課程,使「蛙蛙世界學習網」中的各項資源被廣為應用,引導全民認識蛙類、瞭解蛙類,有效推動蛙類生態之環境教育,進而協助監測台灣生態環境。「蛙蛙世界數位學習網」是個虛擬的奇幻仙境,它來自真實的後山資源,也將與全民攜手打造台灣成為一個自然生態王國。

夜間調查

在夜間調查中,志工們摸黑進行蛙類的調查監測,讓數位典藏的內容更確實、同時也更加豐富。

 



人物特寫:青蛙公主展魔法 為生態教育扎根

被蛙友們封為「青蛙公主」的楊懿如,對青蛙有著滿腔的熱情。大學時代的一門兩棲類課程,引領著她朝蛙類研究的路邁進。在完成台大動物系的學業之後,她也順利進入台大動物研究所,因為對青蛙的熱愛,她的碩士論文便以「台北樹蛙生殖行為之研究」為題。因為研究了台北樹蛙的行為,好奇心十足的她更進一步想了解它的DNA,於是,「台北樹蛙生殖生態與族群基因組成變異」就成了她博士論文的主題。
青蛙,是她小時候的玩伴,也是她求學時期努力研究的對象。學術與實務看似兩條平行線,她卻仍能馳騁其間且遊刃有餘,為了讓這個她最愛的兩棲類在台灣永續生存,青蛙公主持續不懈,以生態保育和環境教育專家的身分,繼續喚醒全民對生態的重視、對生命的尊重。

楊懿如

楊懿如。


團隊簡介:蛙蛙世界學習網

「蛙蛙世界學習網」於國科會的補助下於2007年成立,現在已進入計畫的第二年。「蛙蛙世界學習網」的工作團隊,以花蓮為主要基地,目前共計有13位成員。除了主要的計畫主持人──國立東華大學生態與環境教育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楊懿如,計畫共同主持人白亦方則是現任國立東華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教授,其餘成員們也各有所長、各司其職。

蛙蛙世界學習網工作團隊

蛙蛙世界學習網工作團隊。


典藏側記:堅守典藏原則 資料精準與CC授權

資料的正確度是楊懿如堅守的原則,所有在「蛙蛙世界學習網」的資料,都必須是正確無誤的。同樣是將自己所知上傳至網站,但和近年流行的維基百科相較,「蛙蛙世界學習網」的所有內容,都來自於資深的蛙類調查者,同時經過楊懿如工作團隊篩選確認,因此,可信度與正確度是無庸置疑。
此外,楊懿如對於著作權也相當重視,她抱持著「分享」的美意,卻也極不願意與著作權牴觸。因此,「蛙蛙世界學習網」採用CC授權的方式,提供使用者非營利上之使用,有需求者可以自行從網上下載再利用。正因如此,只要是來源不明、著作權不清楚的圖片,都不會在此出現,藉以避免侵權行為,使用者也能更加安心。

  

※本篇選自「日藏生活」╱出版單位:數位典藏與學習之學術與社會應用推廣計畫˙子計畫二:學術應用與文化傳佈計畫

 

 

蛙蛙世界學習網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