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選珍藏 : 重拾對土地的情感──千里步道

撰文╱簡如邠 攝影╱陳國瀚.楊智仁.簡如邠

一條條路徑,穿過各地村鎮,串連起沿線值得駐留觀賞的人文、自然景觀。
當這樣的慢行路徑遍布全台,組成環繞全台的路網,習於都市快速生活步調的人們,便可放慢腳步、放鬆心情,用雙腳、用心,去感受這片土地的美好。

 

五溝水,屏東萬鑾的一處客家庄,和大多數的傳統農村相同,因青壯人口外移讀書工作,留在村內的居民大多是老人家,也因此平時的五溝水總顯得悠緩而寧靜。然而,2009年5月30日,這一天的五溝水顯得格外熱鬧,數十位民眾騎著自行車造訪這座客家村落,在富有客家特色的四合院祠堂與伯公壇前停留,一一駐足觀賞。

這是千里步道在屏東舉辦的試騎活動,兩天一夜的行程,從屏東潮州經內埔至萬鑾,串連起數個六堆客家聚落。參與試騎的人們,來自全台各地,透過兩天一夜的騎乘活動,不僅運動健身,也認識了沿途的聚落與景觀。

像這樣的試騎活動,自2006年以來,千里步道已舉辦了十餘場,而每次試騎活動的幕後,是許許多多的腦力激盪而成。

 五溝水

 五溝水還保存著相當多的傳統客家建築。(攝影╱簡如邠)

 

■夢想的萌芽,源自人與環境的疏離
今日起,親愛的朋友,請出門去探查一段小徑:山路、古道、產業道路或鄉道都好,條件是遠離喧囂,沿途要有不錯的自然或人文景觀……

幾年之後,台灣會出現一條眾志成城、名聞遐邇的千里步道,環島一周。

你可以背著行囊或騎著單車去走一圈,也可以選擇某個區段去走個半天、一天,沿途領略台灣僅存的美麗風光。你手上有本小冊子,告訴你離步道不遠處有個林間茶館可以喝茶,或有個田園民宿可以落腳。

2005年5月,前台灣大學教授、社區大學倡議者黃武雄發表「開闢千里步道,回歸內在價值」一文,刊登於報紙民意論壇版。這段文字是「千里步道」四字首次出現,也初步勾勒出千里步道的輪廓,期望未來的台灣,有這樣的路徑,讓人們可以自在地散步或騎腳踏車,甚至進一步認識路徑附近的人文景觀、林相生物。

黃武雄的想法,隨後也獲得呼應。荒野保護協會創辦人徐仁修想起他的故鄉,想起他幼時透過步徑往來其他村鎮,也想起他在步徑中所見的動植物生態與人文景觀,對照現今年輕一代台灣人的生活,他深刻感受到:「孩子在沒有泥土的家,學校與車道上度過童年大部分的時間,少了與土地、與大自然的相連與互動,生命也就少了寬度、厚度而變得脆弱易折……。」作家小野體認到周遭環境因經濟開發產生變異,「當大自然從我們身邊漸漸消失的同時,我們的內心和感官也漸漸被來自四周環境的吵雜的聲音改造」。

於是,黃武雄、徐仁修與小野共同發起「千里步道」運動,期望藉由千里步道的規畫,讓人們可以放慢速度,步行或騎自行車,觀察身邊的景物,從而減緩人與自然之間的疏離。透過網友們轉寄文章,這理念很快傳遞出去,在2006年4月23日,千里步道啟動大會上,就有兩百多位民眾前來響應,加入志工的團隊。

 

千里步道的目標,是建置串連全台的路網,讓人們放慢速度,透過單車或步行,去認識沿途土地的故事。(攝影╱陳國瀚)

 

■結合全台志工,進行步道串連
志工的參與可說是千里步道運動中的重要環節。現任千里步道執行秘書黃詩芳,也是當年啟動大會上的其中一名志工。「因為產業的開發,許多人的生活習慣,是開車、騎摩托車,一切講求快速與方便,因而少了與土地親近的機會,對於土地少了感情,也少了鄉愁。」身為母親的黃詩芳,不忍見到下一代在這樣的環境長大,於是投入千里步道運動。

然而,千里步道的構想,並不是要政府單位大興土木,建設一條供行人、單車使用的專用道路。其實台灣各地,都有適合徒步或騎單車的路徑,有些沿途還有豐富的自然或人文景觀可欣賞,若能將這些路徑串連起來、環島一周,就能完成千里步道的雛型。這些路徑,往往只有當地人熟知,因此需要全台各地志工提供已知路線、探查新的路線,一點一滴將資訊累積起來。

因此,千里步道的規畫,牽涉的議題相當廣泛。為了帶動討論、彙集意見,每兩個月在台北的籌畫中心舉辦智庫沙龍,這可說是千里步道的大腦會議,議題涵括環保、生態、登山、單車、步道運動的發展、國外的相關經驗分享……等等,而與會者的意見也被逐一紀錄,作為日後進行相關規畫時的參考。

在各地路線的設計方面,團隊成員首先從自身的人脈開始著手。黃武雄為社區大學倡議者,自然熟識各地社區大學的相關社團,宜蘭社區大學的孔明車隊、花蓮社區大學以及苗栗社區大學的古道社,都有相似的理念;除此之外,團隊成員也找到在地的文史工作室、社區營造組織、保育團體或是步道達人等,由他們提供在地的路線建議。

為了有系統地整理這些路線資訊,工作團隊使用PPGIS(公共參與式空間地理資訊系統),將各地團體所提供的路線、特殊人文或生態景觀,一一以GPS衛星定位,並上傳Google Earth,在電子地圖上描繪出路線。千里步道的成員們還不時前往各地舉辦「步道探查PPGIS培力工作坊」,邀請各個地方的志工前來學習,希望所有願意協助路網規畫的民眾都能使用PPGIS與Google Earth,使路線資訊的建置更有效率。

經過一段時間的資訊蒐集,工作團隊便實地探查路線,確認原先於電子地圖上標示的資訊是否正確無誤或有所異動,此外評估路線的安全性、沿途景觀與人文生態資訊的豐富程度、休憩點的配置……,再進行路線的修正。

一次次的地方討論會、一次次的資訊蒐集與輸入,以及一次次的實地探查與修正,區域路網才逐漸成形,而這些珍貴的路網資訊,也典藏於千里步道的網站平台上,供人們取用或增修。

 

■四五年級生的甜蜜糖廠回憶
在探查區域路網的過程中,工作團隊與在地公共性社團密切地聯繫與合作,因而累積了許多地方的人文據點、自然資源甚至特色產業等資訊。千里步道的建構,並不單純是一條走路、騎車的路線而已,更希望能讓人們在休閒運動之餘,也接觸、體驗在地文化,因此步道團隊也與各地單位共同推展地方文化與資產的保存或復原重現。

雲林虎尾糖廠的「追火車」,就是廣獲好評的活動之一。早在1970年代,台灣的製糖事業相當興盛,在那個經濟起飛的年代,糖業為台灣爭取了極高的外匯存底。當時,為了方便運送甘蔗至廠區煉糖,各糖廠周邊都闢建有鐵軌,專供糖廠小火車行駛,後來因為鐵路網綿密,還闢建多條客運路線,成為當年重要的通勤工具呢!

從前,每至製糖期,採收後的甘蔗由小火車載往廠區,而沿途村子的孩子們,總會追著火車跑,偷偷抽出一枝甘蔗來吃。雖然製糖用的白甘蔗纖維較粗,吃來十分費勁,但那股甜滋滋的味道,滿足了物資貧瘠年代的孩童對甜食的想望。

提起糖廠,四、五年級生的感觸總是特別深刻。他們的童年時期,正是台灣糖業最興盛的年代,許多人的少時記憶,都與糖廠有著連繫:有的在糖廠小火車上K書準備考試、有的在車上偷看同車的男孩或女孩、有的則是在糖廠的福利社吃冰約會……。

近十年來,台灣糖業在國際上漸失競爭力,於是一間間糖廠接連停閉,更別提小火車早在七十年代公路運輸發達後就已沒落。即便如此,那些青澀而美麗的回憶,卻未曾淡去。

不可否認的,糖業以及糖廠小火車,是台灣產業文化的重要一環。如今全台還持續製糖的糖廠僅存2座,虎尾糖廠就是其中之一,更難得的是,此處還有幾條小火車路線仍在運行著。每年秋天,甘蔗採收期展開,一列列小火車也開動,將採收下來的甘蔗一大把、一大把地裝載至車上,運往糖廠。

千里步道於是和在地團體合作,推出「追火車」活動,透過千里步道網站的訊息發布,吸引了許多民眾前來參與。當小火車緩緩前進,大小朋友追在後頭跑著,四、五年級生重拾童年趣味,而年輕一代則前來體驗那個他們未曾經歷的時代記憶,從而對糖業文化有了初步認識。

 

■兩鐵並行,感受糖鐵百年風華
虎尾周邊並不是工作團隊唯一關注的糖鐵路線。在糖業風光的年代,台糖鐵路網絡綿密、四通八達,雖然絕大多數路線如今都已停駛,但若任其荒蕪,也許再過十年、二十年,台灣的糖業文化就會完全地消失、徹底地被人們遺忘。

千里步道在進行全台路網串連時,發現台灣的西部因為開發迅速而密集,許多地方都失去了原有的鄉村景觀與文化特色,於是團隊成員們有了利用糖鐵的想法,期望將小火車路線活化,讓糖鐵與鐵馬結合,構築出「兩鐵並行」的路徑。如此一來,不僅環島路網的串連可加速完成,也能讓民眾循著千里步道,走入嘉南平原的鄉間,並放慢腳步、感受台灣的糖業文化。

團隊成員們投入糖鐵的探查,也為「兩鐵並行」畫出藍圖,依據糖鐵的保存現況,訂定不同的運用方式。像虎尾這種還在運行的路線,自行車就在鐵道旁的小路行駛;鐵道仍保存完好且計畫復駛的,則將自行車帶上火車;若鐵道已拆除,則將仍存在的路基改建為自行車道。

千里步道團隊投入糖鐵探查工作的同時,也為糖鐵活化再利用做出規畫。團隊成員與各地糖廠、鐵道專家、文史工作室等合作。自1907年橋仔頭糖廠鋪設專用鐵道,至今已超過100年,千里步道於是推出「百年糖鐵風雲」活動,不僅介紹糖鐵的發展始末,也徵集老照片、舊地圖。活動一推出,便引發網友迴響,並提供自家所珍藏的珍貴紀錄,短短不到一個月,就徵得了兩百餘件的資料,並舉辦線上影像展。

千里步道所典藏的資料,吸引了網友的觀看;而網友也進一步成為提供者,豐富了千里步道的典藏內容。

糖廠台車

排放於糖廠廠區的一列列台車,是從前用來運送甘蔗、原料或成品的交通工具。(攝影╱簡如邠)

 

■再現生氣的布袋鹽田
2009年7月的一個週末,平時靜謐的布袋鹽田,此時顯得格外熱鬧。在熾烈陽光下,戴著斗笠的人們揮汗工作,清理著鹽灘中的水草。穿著雨鞋、踩在鹽埕中的人們,並不是當地鹽工,而是從各地前來認識鹽村、體驗鹽田工作的外地人。

打從1824年一名鹽商在此開闢洲南場鹽田,百餘年來,一畦畦方正的鹽埕裡,引進的海水在陽光下蒸發,在瓦盤上曬成一顆顆鹽結晶。這傳統的人工曬鹽法,終究抵擋不住時代的洪流,洲南場鹽田於2000年停閉,為百餘年的曬鹽事業劃下句點。

九年後的夏天,外地旅人與洲南場鹽田的相遇,是文建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簡稱「文資處」)、布袋嘴文化協會與千里步道共同促成的緣份。

近十年來,國營事業轉型民營,糖、鹽、酒這些日據時期便已發展的產業,擁有相當多且珍貴的文化資產,而為了避免這些資產就此被忽視、甚至棄置或毀損,文資處於是著手清查,並予以保存。

2005年起,文資處更進一步推動文化資產活化再利用,選定了五座糖廠、兩處鹽場以及一座酒廠,邀集地方縣市政府、文史單位構思策畫,立意將新的生命力注入舊產業。歷經四年的規畫,文資處希望藉由活動的導入,讓民眾透過實地體驗,認識這些極富歷史意義的產業。文資處專員蔡媖美表示,千里步道深入各個社區,熟知各地特色,也關注地方產業的發展,再加善用PPGIS以及google earth,有利於將各個社區串連出遊覽動線,而這些資料,都經過數位化、公開放置於網路上,方便民眾透過網路查找資訊、實地走訪,於是文資處便委託千里步道團隊策畫相關活動。

2009年夏天的「布袋鹽田工作假期」,就在此背景下產生。兩天一夜的活動中,在千里步道以及布袋嘴文化協會的帶領下,外地旅客聽老鹽工細數百年來布袋鹽田的興衰、曬鹽工作的甘苦,也親自動手清理鹽田、利用鹽可降溫的特性DIY製作冰淇淋,並騎著腳踏車造訪鹽山、製鹽所的日式宿舍等特色景觀……。

布袋鹽田 

將採收的鹽結晶堆疊如山,這座鹽山是布袋的地標。(攝影╱陳國瀚) 

 

■民間力量影響公部門
自2006年成立至今,千里步道團隊的努力,已逐漸展現成果。

文資處與千里步道的合作只是其中一例。由於千里步道長期關注自行車的騎乘環境,當台北市政府交通管制工程處(簡稱「交工處」)規畫「敦化南北路自行車道」時,也與千里步道聯繫,進行意見交流與溝通。2008年1月25日,千里步道所舉辦的智庫沙龍討論會上,分享了國外自行車道的施設經驗,交工處的工程師也參與了這場討論會,聽取民眾對於自行車道的需求,現場也發放問卷彙集意見、作為規畫時的參考。除了在智庫沙龍上的意見交流,在千里步道網站上,也先後有「紅白大對抗之開放填充題」、「七種自行車道,哪一種最好?」兩篇文章,網友們熱烈地討論各種自行車道的優缺以及補強方案,也都是提供交工處等公部門進行相關設計時的意見參考。此外,交通部運輸研究所(簡稱「運研所」)正進行「綠色運輸系統」的規畫,其中一部份是推動全台自行車道系統。參與其中的淡江大學運輸管理所教授張勝雄,找到探查全台路網多年的千里步道,期望千里步道團隊這些年來所徵集的豐富資訊,能提供政府決策時的參考。

千里步道團隊也主動試圖參與公部門的決策。千里步道團隊參考了英國的Area of Outstanding Natural Beauty,期望在環島步道沿線的周邊,也能劃定為「美麗風光保留區」,透過法令的規範,保護步道沿線的景觀,好讓人們在行走步道的同時,也能欣賞到沿途的美麗風光。

但要達成此一目標,就得要進入體制,這對於千里步道這個民間團體來說並不容易。千里步道籌畫中心執行長周聖心表示,他們先是透過公共參與、街頭運動,像是2007年於台北市舉行的單車大遊行、1208抗暖化為下一代而走大遊行、2008年的全國NGO環境會議……等,讓公部門能夠聽到民間的聲音。經過多年的努力,周聖心更進入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擔任委員,期望成為政府與其他NGO組織之間的溝通平台。

 

■環島夢想逐漸成形
志工的參與,是千里步道團隊最為倚重的一環,也因此工作小組費心經營志工的聯繫,三年多來所有曾參與活動的人,團隊成員持續發送電子報,讓民眾了解目前千里步道的活動與發展進度,也藉以加強凝聚力。經營既有的志工名單之外,團隊成員更要推廣、讓更多人認識並加入千里步道的志工行列,因此在2009年3月,於永和社區大學開辦「步道行動教室」,吸引了30名學員報名參加。學員蔡茲樺表示,平時因為忙於工作,少有機會留心生活周遭的事物,而在經過一個學期的步道行動教室課程後,在老師的指導下,學會了步道相關資訊,而最大的收穫是,她學會用步行的方式,去親近、感受大自然。

第一次開課就獲得正面回應,9月起於是續開第二學期課程。千里步道執行秘書楊雨青表示,這個學期的課程將著重在「環台北一周」步道,希望能在學期結束時,學員們完成一段可環遊台北的步道的踏查規畫。

除了「環台北一周」之外,環島路網的串連,也即將進入最後階段。三年多來,工作團隊已探查出許多在地的慢行路線,只要再將環島主幹道確認串連,就可以完成千里步道的路網架構。

不久的未來,你我就可以走上這條環島的千里步道,深入各地村鎮,以慢行的速度,認識沿途的美好。

 


人物特寫:從電話秘書到執行長 周聖心

周聖心,千里步道籌畫中心執行長,笑說「這是我的兼職,本業其實是永和社區大學特別助理。」身形清瘦、談吐溫文的她,其實長期投入社會運動,像是反戰、反核等活動現場,都見得到她的身影。
自幼成長於後山花蓮,大學時離家至台北,於輔仁大學中文系畢業後,周聖心回到故鄉花蓮,在小學任教。擔任國小老師的3年間,周聖心不斷地思索要如何真正幫助這些鄉下小孩,於是,她投入了教育改革運動,加入人本教育基金會,也擔任人本教育札記的總編輯。在人本教育基金會,她一待,就是十年。
1998年,黃武雄倡議成立社區大學,周聖心加入團隊,共同為催生社區大學而奔走。永和社區大學成立後,她一邊擔任永和社大的特別助理,一邊進修取得社會教育碩士,同時還參與社會運動。
當黃武雄在2005年提出千里步道的構想、並於隔年啟動時,先商請周聖心擔任聯絡人,當時間一久,周聖心就自然而然成為最了解千里步道運動的人,媒體採訪、社團聯繫等,都少不了她。就這樣,周聖心的角色,從電話秘書轉變為執行長。
即便千里步道執行長一職為無薪給的志工,但周聖心對土地擁有濃厚情感,懷抱理想積極投入,參與各種論壇、會議,期望讓公部門聽到民眾的聲音。而她所擁有的多年社會運動經驗,正是帶領千里步道團隊前進方向的最好指引。


人物特寫:釘木樁、鑿石塊,打造自然步道 徐銘謙

留著俐落短髮、膚色健康黝黑的徐銘謙,是千里步道籌畫中心的副執行長,她也是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生。她的行程總是滿檔,忙於全台各地進行社區查訪、到山上修築步道、參加非政府組織(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NGO)的活動,似乎永遠都充滿著活力。
讓她馬不停蹄地投入環保與步道活動的契機,是2001年的一個四輪傳動車電視廣告。電視畫面裡,車輛奔馳穿越湍急的溪水,以展現其優越性能,但徐銘謙看到的卻是對自然生態的破壞。她投書至《中國時報》,並引起網友的群起呼應,廣告停播了,但徐銘謙的新生活卻就此開啟。
徐銘謙開始關注環境議題,2006年申請客委會築夢計畫的補助,隔年飛往美國,參加阿帕拉契協會維護步道義工大隊。擔任步道志工的四個月內,她拋去了原有的生活習慣,學習了以極簡化的方式在山區生活,也學會就地取材、配合地形與周邊景觀來興築步道,如此完成的步道,自然得看不出人工的痕跡。
參考阿帕拉契山徑的工作經驗,徐銘謙回到台灣,積極投入千里步道工作。不依賴政府工程,而是希望以公民參與的方式,由民眾自發性地探查、串連,構築出環島的千里步道。

 

團隊簡介:千里步道

台北縣永和市福和國中內的一間辦公室,是千里步道的籌畫中心所在,從2006年成立,三年多來上百場的活動,幾乎都在此發想而成。團隊成員包括執行長周聖心、副執行長徐銘謙、執行秘書黃詩芳與楊雨青、文資處專案負責人曾慧雯,以及網站設計管理者陳朝政。
千里步道的主要目標,為探查並串連全台路網,以此為軸,由在地組織透過影像、PPGIS的培力,熟悉影像紀錄與資料數位化的流程,並進一步實際參與數位典藏計畫,成為此數位資料庫建置與使用的主體。而其典藏的資料中,以路網資料庫最為豐富。此外,也擴及至社區探訪、在地公民行動以及試走活動的紀錄;而開放民眾參與討論的智庫沙龍、提供政府部門決策參考的公聽會等立法小組活動,也都是千里步道網站典藏的內容。

千里步道

千里步道團隊。

※本篇選自「日藏生活」╱出版單位:數位典藏與學習之學術與社會應用推廣計畫˙子計畫二:學術應用與文化傳佈計畫

千里步道數位典藏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