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選珍藏 : 美麗不是錯誤-台灣的珊瑚礁魚類

台灣的海洋資源絕對超乎你想像的豐富;海洋生物種類之多是高達全球物種的十分之一,和其他沿海國家相較更高出平均值四百倍,而佔全球海域不到0.3%的珊瑚礁,不只在台灣全島的南北兩端,更包括了綠島、澎湖、蘭嶼等離島地區皆分佈有珊瑚礁地形。而這樣的一個蕞爾小島是如何囊括了如此豐富的資源呢?最主要原因是優越的地理位置;正好位於全球最大陸棚區的邊緣,以及全球海洋生物物種最繁茂的東印度群島的北緣,還有多樣面貌的台灣海域棲地,從沙質淺灘的西岸到深達數千公尺的東岸。其中尤以珊瑚礁生態系最為外人所稱道:珊瑚礁魚類累計的種類高達1,500種,佔了全世界珊瑚礁魚種的三分之一以及台灣所有魚類種類的六成以上,加以緯度與洋流;拜黑潮所賜,這股來自赤道溫暖又潔淨的洋流,帶來了許多熱帶海洋生物的卵、幼生乃至於成體,就這樣在台灣南部的墾丁、蘭嶼、小琉球等地方落腳,甚至住了下來;而台灣北部和澎湖北部的海岸,因受到來自大陸閩浙沿岸冷水流南下的影響,水溫比南部低了5~6度,但反而適合許多亞熱帶的物種在此生存;全長394公里的小島竟然同時擁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海底景觀與珊瑚礁生態系,如此的天生麗質,著實讓人欽羨不已。

色彩鮮豔的珊瑚礁生態系中,最重要的居民就是各種海水熱帶魚;環肥燕瘦、五彩繽紛的珊瑚礁魚群在各式各樣的珊瑚礁中穿梭;巨大如隆頭魚、粗長如海鰻、鸚哥魚緩緩的啃著珊瑚上的海藻。體型來說,有要用放大鏡才看得清楚的鰕虎,左右側扁的棘蝶魚、上下平扁的比目魚或是球型的四齒魨,真的是千奇百怪。說到體色的話,更是變化多端;亮彩奪目的鏡斑蝴蝶魚條紋蓋刺魚,還有多種魚類會在一生中變換各種顏色:從幼年、成年、性別的轉換等等,甚至還有老年魚也會有不同的體色變換。牠們吃的食物是百百種,草食、肉食、雜食、浮游生物,有的是專門吃其他魚身上的寄生蟲。

魚群們除了可以棲息在珊瑚礁大大小小的孔穴、隙縫之中,有的魚類也可以鑽進泥沙裡休憩,更甚是特化成只能生活在珊瑚枝枒中比如頰棘鮋,還有居住在海鞭或海綿身上的鰕虎。這樣繽紛的習性還有外觀也演化出了各種特殊的共生關係:人們所熟知小丑魚與海葵的關係、槍蝦和塘鱧等等。

這樣豐富的生態系卻因為民眾的不了解、不愛惜還有貪圖口腹之慾,慢慢的消失了。沿海到處堆放的垃圾、海岸的過度開發還有未經處理的廢水,讓珊瑚礁蒙上了泥沙,珊瑚蟲紛紛因窒息而死亡,這無疑是對珊瑚礁最直接的打擊。還有不肖的水族業者,企圖販售這些多采多姿的魚,非法並且大量的撈捕,殊不知人工的海水環境,對於牠們只是一種漫長的折磨。珊瑚礁魚類的珍奇外表更吸引了許多饕客垂涎,但是珊瑚礁魚類多半體型小、肉少,更可能有熱帶海魚毒,並非理想的食用價值魚類。以上種種情形,讓台灣的常見珊瑚礁魚類,從過去數百種銳減為數十種。這些珍貴的生態資源可以經由發展生態觀光,讓更多人可以看見這片美麗的海洋,而非直接的消費,不但斷了所有魚的生路,也破壞了生態平衡;永續利用不是索求無度的與大海掠取資源,而是與大自然學習和平共處之道。透過這些典藏品我們可以了解美麗的珊瑚礁魚類,進而保護牠們。


一字刺尾鯛(Acanthurus olivaceus

又稱一字倒吊,眼睛後方有「一」字形,深藍色緣的橘黃斑,棲息於珊瑚礁區,日間活動,以藻類為食。會有「倒吊」之稱則是因牠們於尾部有二根逆向的倒勾,猶如銳利的手術刀,受到驚嚇時會迅速將棘刺張開來嚇阻或攻擊敵人。幼魚出現在比較淺的內灣區,通常是單獨行動或形成一個小集團,成魚則移居深處,也比較會成群結隊行動。

一字刺尾鯛

上圖:一字刺尾鯛

小丑魚

小丑魚屬於雀鯛科之海葵魚亞科(Amphiprioninae),本亞科可分成海葵魚屬及棘頰海葵魚屬,海葵魚屬世界上有 27 種,棘頰海葵魚屬世界上僅 1種,台灣目前之記錄僅有海葵魚屬一屬,共五種。台灣產的五種小丑魚:眼斑海葵魚(公子小丑)、鞍斑海葵魚(鞍背小丑)、粉紅海葵魚(咖啡小丑)、白條海葵魚(紅小丑)、克氏海葵魚(雙帶小丑)。
小丑魚有一項特殊功能,是牠們有改變性別的能力,不管牠們的性別如何,生長到了某一年齡,年輕的小丑魚開始支配同種中較幼小的個體,並以追趕和咬嚙等攻擊行為,使較小的小丑魚在海葵內受到了壓迫;因為較小、較弱的魚會成為雄魚或無生殖腺,而較強大的魚則成為雌魚。這也說明了為什麼小丑魚居住的海葵中,會出現一隻大的和多隻較小的小丑魚。
所有的小丑魚一生都是從雄魚開始,同時體內保有尚未發育的卵巢組織,當雌魚死掉時等級最高的雄魚會在二個星期內就變成有性機能的雌魚,一旦轉變為雌魚,小丑魚就無法變回雄魚了,同時尺寸居第二位的雄魚順理成章的成為有繁殖能力的雄魚。小丑魚這種特殊的群居模式及性轉變的機制對於延續物種有重大的意義,小丑魚以海葵為家極少與其他同類接觸,所以藉性轉變來確保群體中有一對親魚負責繁殖以延續後代,群體中有一定的階級順位,隨時準備好做接替的動作。

小丑魚(克氏海葵魚)

上圖:小丑魚(克氏海葵魚)

 

黑背蝴蝶魚(Chaetodon melannotus

又稱曙色蝶,棲息於珊瑚礁區,日間活動,以珊瑚蟲為食。幼魚時於尾部有一偽眼,可讓掠食者誤以為頭部而攻擊,以爭取逃生的機會,偽眼會隨著成長自衛能力變強而逐漸褪去,成魚常成對或成群而居。

黑背蝴蝶魚

上圖:黑背蝴蝶魚

 

飄浮蝴蝶魚(Chaetodon vagabundus

身上有倒人字斑紋,故又稱假人字蝶,棲息於珊瑚礁區,日間活動,以珊瑚蟲、藻類及底棲動物為食。通常成對而居,領域性強烈,經過眼睛的黑色色帶可讓掠食者看不清眼睛,避開眼部被直接攻擊的可能。

飄浮蝴蝶魚

上圖:飄浮蝴蝶魚





Share

美麗不是錯誤-台灣的珊瑚礁魚類相關藏品

飄浮蝴蝶魚(<i>Chaetodon vagabundus</i>)

飄浮蝴蝶魚(Chaetodon v...

  • 主題與關鍵字:蝴蝶魚科魚類標本
  • 描述說明:發育階段:Adult
  • 資料識別:標本號:NMMBP00019
11 / 105
克氏海葵魚(<i>Amphiprion clarkii</i>)

克氏海葵魚(Amphiprion ...

  • 主題與關鍵字:雀鯛科魚類標本
  • 描述說明:發育階段:Adult
  • 資料識別:標本號:NMMBP00078
12 / 105
克氏海葵魚(<i>Amphiprion clarkii</i>)

克氏海葵魚(Amphiprion ...

  • 主題與關鍵字:雀鯛科魚類標本
  • 描述說明:發育階段:Adult
  • 資料識別:標本號:NMMBP00076
13 / 105
克氏海葵魚(<i>Amphiprion clarkii</i>)

克氏海葵魚(Amphiprion ...

  • 主題與關鍵字:雀鯛科魚類標本
  • 描述說明:發育階段:Adult
  • 資料識別:標本號:NMMBP00398
14 / 105
一字刺尾鯛(學名:Acanthurus olivaceus)

一字刺尾鯛(學名:Acanthurus ...

  • 主題與關鍵字:family_id:F470
  • 描述說明:標本保存方式:福馬林固定異丙醇浸漬
  • 資料識別:標本號:FRIP21434
15 / 105
一字刺尾鯛(學名:Acanthurus olivaceus)

一字刺尾鯛(學名:Acanthurus ...

  • 主題與關鍵字:family_id:F470
  • 描述說明:標本保存方式:福馬林固定異丙醇浸漬
  • 資料識別:標本號:FRIP21489
16 / 105
克氏海葵魚(<i>Amphiprion clarkii</i>)

克氏海葵魚(Amphiprion ...

  • 主題與關鍵字:雀鯛科魚類標本
  • 描述說明:發育階段:Adult
  • 資料識別:標本號:NMMBP00076
17 / 105
克氏海葵魚(<i>Amphiprion clarkii</i>)

克氏海葵魚(Amphiprion ...

  • 主題與關鍵字:雀鯛科魚類標本
  • 描述說明:發育階段:Adult
  • 資料識別:標本號:NMMBP00398
18 / 105
中文種名:一字刺尾鯛

中文種名:一字刺尾鯛

  • 主題與關鍵字:界:動物界
  • 描述說明:採集方法:延繩釣
  • 資料識別:館藏代碼:FRIP22447
19 / 105
飄浮蝴蝶魚(<i>Chaetodon vagabundus</i>)

飄浮蝴蝶魚(Chaetodon v...

  • 主題與關鍵字:蝴蝶魚科魚類標本
  • 描述說明:發育階段:Adult
  • 資料識別:標本號:NMMBP00772
20 / 105
上一頁
第 2 頁
共 1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