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選珍藏 : 凝視光影一甲子——第一代臺灣攝影師

校外參觀

校外參觀的女學生們,在九三式轟炸機前與飛行員、老師一同合照。

圖片來源:林壽鎰作品集)


近代攝影技術是在十九世紀中葉誕生的,科學家很早就能利用化學藥品對光線的反應來產生影像,經過不斷探索,在一八三九年終於研究出經由「攝影-顯影-定影」過程產生相片,並改進器材能在三十幾分鐘之內完成攝影曝光過程,顯影與定影的時間也大為縮短,統稱為「銀版攝影技術」1。此一發明對於科學、藝術、新聞均有重大意義,在公諸於世後旋即引起轟動,再經各方改良,相關設備終於在一八七○年代前後完成工業化,能大量生產玻璃乾板底片,攝影者不需在拍攝現場自行用化學藥品製作,使得攝影技術愈加便利與普及,也讓二十世紀成為影像的年代。

最早在臺灣進行攝影的多為外地人士,包括旅行家╱記者約翰湯姆生、傳教士馬偕博士、由中國來臺開設照相館的肖像攝影師、日本統治臺灣初期的調查者與學者等等,拍攝照片的目的多半是出於記錄與研究臺灣風土民情。當時攝影者在拍攝時須憑經驗手動調整光圈、快門與曝光時間,也要準備許多攝影器材如暗箱、底片、光圈快門鏡頭、三角架等等,在顯影定影相片時更要自行調配化學藥水(不同的底片廠商都有各自推薦的配方比例),而人像攝影、室內室外攝影、夜間攝影也需要掌握不同的技巧,甚至因應客戶要求還要修整照片。這些複雜的攝影操作自然與今日隨拍即得的數位相機不可同日而語。

一九二○年代開始,臺灣學習攝影的本地青年經由遠渡重洋赴日留學以及在相館擔任學徒自修來習得攝影技藝,並開設照相館營業謀生(日治時期稱為寫真館),其中不乏有志鑽研更高深攝影技術之士,他們研讀專門書籍接觸日本、歐美的攝影技法與美學理論,並透過上海、香港、日本的代理採購外國器材,在流行的畫意沙龍(日治時代稱芸術寫真)外,並開始應用當時十分新穎的「新興寫真術」,強調街頭獵影的寫實觀照,同時也將技術與經驗傳授交流給更多的攝影愛好者。近年來,臺灣本地攝影先行者的作品,逐漸由攝影文化研究者與文史工作者向攝影師及相關家屬接洽,陸續發掘、整理出成千上萬張照片與底片,這些貫穿一甲子時光的作品默默地凝視著臺灣現代史上每一階段的面容與風貌。

由銘傳大學進行的「尋找臺灣攝影文化的歷史座標」第一階段「日治時期的營業寫真館及業餘愛好者作品蒐研暨數位典藏計畫」收錄了其中七位獨特的臺灣早期攝影者之作品,從一張張精心拍攝的相片上可以看到他們透過攝影鏡頭的光影追尋,其中有勇於挑戰新技法,曾拍攝「三色碳墨轉染天然寫真」2、「漆金寫真」3,並廣授攝影技藝的彭瑞麟;專精寫真館室內人像寫真,曾嘗試多重曝光與動態攝影的林壽鎰;終其一生為楊梅數十年發展留下影像紀錄的吳金淼;曾拍攝四○年代上海都會景象、長期參與田野調查,始終關注庶民活動的張才;擅於捕捉社會寫實以及描摹女性情感,大力推動攝影藝術的鄧南光;在頭份開設照相館營業逾六十餘年的張阿祥;以及用玻璃底片拍攝家族群像的張清言醫生。

彭瑞麟

彭瑞麟先生用玻璃版底片拍攝的自拍肖像照。

圖片來源:彭瑞麟作品集)


林壽鎰

林壽鎰先生進行野外拍攝,正在更換鏡頭。

(圖片來源:林啟宙先生提供)


鄧南光

鄧南光先生(前排右一)在赴日求學時期,與友人在傳統小舖前用餐的合照。

圖片來源:鄧南光作品集)


這批照片中人們或經過仔細打扮,以留下美好的一面;也有寫實照片對準熙熙攘攘的街頭人群或空無一人的自然景觀,記錄著現今已經消失的事物、建築與風景。透過這些影像,年長者可以回憶過往的歲月時光,年輕人也能藉此觀看昔日的歷史印象,讓不同世代的我們共同瞭解、重述、連結這塊土地的過去與現在。


註釋:

1銀版攝影技術:由法國畫家達蓋爾(Louis Daguerre)發明,將拋光的銅板鍍上很薄的一層純銀,然後在暗室中將其置於裝有碘液的盒子中產生化學反應,生成能感光的碘化銀銅板,裝入相機中經由透鏡攝影曝光,再用水銀蒸氣顯影、氯化鈉溶液定影,即可產生一幅永久性的正像照片。

2三色碳墨轉染天然色寫真法:以藍綠紅三色濾色鏡拍攝三張同樣的的玻璃底片,分別轉染為青、洋紅、黃色的膠質影像薄膜,再將三層薄膜疊合並轉寫到同一張相紙上,此技法非常困難耗時。

3漆金寫真:利用火棉膠、特製的感光劑與金粉來產生金色的膠質影像薄膜,再轉移到漆器表面的特殊技法。彭瑞麟曾以此法發表作品「太魯閣之女」。


延伸閱讀:

CCC9:逐夢寫真

尋找台灣攝影文化的歷史座標-日治時期的營業寫真館及業餘愛好者作品

尋找台灣攝影文化的歷史座標-日治時期的營業寫真館及業餘愛好者作品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