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選珍藏 : 淡水古蹟博物館──我們做的,不止是數位典藏而已

文/吳岱容

本文由TELDEP拓展台灣數位典藏公開徵選計畫提供


一切,都是從社區開始的。1993年成立淡水社區工作室,開始搶救古蹟,保衛道路。你說中正路和淡水老街最後被保留了嗎?沒有,還是被拓寬了!那時候工作了好一陣子,結果也是失敗!不過,拉扯的這些日子,你可以看到居民的改變,至少他們沒有把十二米路全變成車道;有些居民也開始反悔,要是當時不拓寬,不花錢把房子蓋七、八層高,留下僅兩樓的住屋,也許,才是真正的剛剛好。

雨過天晴的午後,與我在咖啡廳對坐相談的黃瑞茂教授這麼說著。他舉的許多例子,在在表達出文化保存是過程,回歸社區才是目標。過程之中有太多種做法可以達成目標,搶救運動是一種,公民會議是一種,舉辦工作坊帶領居民實地探勘是一種,當然,數位典藏也是一種。


數位建構與社區結合

民國86年,捷運淡水線開通,這個位於臺北城外緣,正處河海交界的淡水,一夕之間聲名大噪,不僅湧入大量旅客,店家也如雨後春筍般地出現,整個小城突然間變得熱鬧,與旅遊相關的需求也漸漸增多起來。連帶的,可帶動觀光的文化保存事業亦因此受到當局重視,每年都會依「文化資產保存法」選擇性的新增古蹟。「現在淡水的古蹟變多了,我們做數位典藏今年邁入第四年,從一開始做古蹟只有18個,到現在已經有25個。」身為淡江大學建築系教授,「淡水古蹟博物館數位典藏計畫」計畫主持人黃瑞茂對於年年漸增的古蹟,嘗試用不一樣的方式留下更多紀錄。他帶領學生運用所學,利用各種不同的媒介,如相片、模型、動畫等,將這些擁有歷史價值的古蹟、遺址進行數位化典藏,甚至打造出一座3D的淡水古城

綜觀這四年計畫的時間軸與工作成果,從初期目標淡水紅毛城滬尾砲台,到馬偕墓園理學堂大書院,今年更將完成淡水龍山寺、淡水福佑宮鄞山寺、施家古厝、多田榮吉故居、滬尾水道、湖南勇古墓、媽祖石及公司田遺址等紀錄。要完備數位典藏工作,每一棟建築的工法、材料、歷程以至相關文獻,都要經過全面性的調查、描繪與記錄,並針對建築的整體與部分細部,完成3D透視圖、VR環場、動畫,以製作出3D模型。這些在網路上可解構的古蹟遺址,不僅成為解說歷史的新工具,更是建築相關領域在工法研究上的一大利器。

在黃教授眼裡,建置這些建築與文化地景的空間資料,固然對觀光有程度之上的影響,不過,保存才是最重要的目的。「四年來的網路建置差不多完成了,第五年的計畫不再以數位建構為主,而是運用現有的素材與社區結合,讓資源回歸社區。」黃教授將數位典藏的長期目標放在兩件事上,一個是與在地導覽結合,用數位成果培訓解說人員;另一個則是數位學習,藉由跟中小學、古蹟博物館的合作,讓數位化的成果也進入教育體系。


在地媽媽解說,讓古蹟之旅更貼近生活

因為搶救運動,古蹟得以保留;藉由生動導覽,老建築被賦予新生。活化的廟宇能夠與人對話,生硬的古城和遊客有了交流。該計畫從第一年起就積極將數位成果與解說志工的訓練結合,直到現在,淡水社區大學更有優質導覽的課程,吸引不少當地人參與學習。在黃瑞茂教授的導覽課中,除了講授古蹟背景、教導如何搭配數位資料進行解說外,還有許多額外課程,引導學員將生活經驗容納進導覽裡面。「有一年,學員多是二度就業的婦女,我就安排他們共同畫了一張地圖──淡水煮婦地圖。裡頭融合了主婦們關切的主題,像是介紹淡水哪裡有有機食品,哪裡可以買中藥等等,雖然跟古蹟的認識無關,但卻是以淡水為基地,讓這些媽媽與被導覽者交換一些生活經驗。」與我們做這番課堂分享,黃教授認為,這樣的導覽讓人們與古蹟的互動不僅是建立在觀看建築上,更可以和現代的生活結合。一個解說員的培訓,需兩年時間,一下午付出兩千塊鐘點費,對這些媽媽而言,也成為貼補家用的好差事。

另外,在課堂中,這些學員也被要求跟「科技」走得近一點。黃教授常常鼓勵學生經營部落格,希望他們學習自己產出內容,並善用發達的網絡將自己熱愛的土地和生命經驗傳遞出去。讓這些身兼導覽員的居民們,更熟悉應用科技,黃教授的最終目的,就是希望將保衛文化和推廣當地特色的主權回歸居民,因為唯有讓真正生活在當地的人也成為一個地方研究者,時時關心淡水,懂得如何找資源更豐富地方,才能讓文化的保存永恆地持續下去。

淡水煮婦地圖

貼近生活的淡水煮婦地圖。


從臥房城市到都市村落

黃教授對社區營造工作不遺餘力,也相當程度參與了許多外縣市的社區活動,在長期的觀察下,他認為城郊關係已逐漸改變了。以臺北為例,過去不論就業、消費、教育,甚至藝文活動等,一切與生活相關的資源全都集中在臺北市內,而外圍的北縣市郊卻徒留晚上休息機能,就像個旅館房間一樣,相對北市的全方位,僅能稱為一「臥房城市」。不過,近年來這些臥房城市開始覺醒,逐步經營起屬於自己的地方生命史,豐富「臥室」以外的功能。因此,市郊的人不再過度依賴市區內的資源,「都市村落」的概念因應而生。

對淡水而言,除了就職、消費等部分需政策或企業來協助投資規劃外,其餘如培植自我意識、文藝氣質養成,都在學界及文史工作者的努力下,漸漸萌芽。落實在地關懷,淡水社區大學曾經舉辦「通學路工作坊」,邀請鄧公國小的師生、家長,共同討論孩子上學路途中該有什麼樣的規劃,如何把道路也變成一種學習場域,結合巧思於生活。黃瑞茂教授也幫石門國小利用廢棄的兒童遊具蓋了一座樹屋,還為淡水國小構思了每天可推推拉拉成不同形狀的積木校門。這些單純的建築工法背後,包藏著社區工作者無限的心意。

捷運開通後,淡水有許多表演團體進駐深耕,推廣表演藝術之餘,更開放居民參與。2009年,金枝演社滬尾砲台上演了俗稱「西仔反傳說」的「滬尾之役」,戲中不僅結合了竹圍工作室身聲劇場精靈幻舞舞團青少年表演藝術聯盟等團體,表演名單上還多了200餘位鎮上居民,真正地讓淡水人演出這一段清法戰爭時期的淡水歷史。

從1993年至今,這些看得見的社區凝聚力,都是許多人歷經挫敗和努力才累積出來的果實。一切,都是從社區開始的;一切,也將隨著時代的不斷變化繼續走下去!未來,還會有更多方式可以完滿社區的機能,當然,也必將發展出更新穎的紀錄方法來保存史跡。正如黃教授所言:「我們持續做的,是關懷社區;我們持續做的,不只是數位典藏而已!」

淡水古蹟博物館數位典藏計畫




Share

淡水古蹟博物館──我們做的,不止是數位典藏而已相關藏品

滬尾砲台環場:砲台構成組合圖

滬尾砲台環場:砲台構成組合圖

  • 主題與關鍵字:主題:建築
  • 描述說明:模擬出砲台構成組合過程
  • 資料識別:數位檔案編號:E005.gif
41 / 400
滬尾砲台環場:砲台牆剖面圖(五)

滬尾砲台環場:砲台牆剖面圖(五)

  • 主題與關鍵字:主題:建築
  • 描述說明:砲台牆剖面圖(五)
  • 資料識別:數位檔案編號:E010.jpg
42 / 400
滬尾砲台環場:砲台牆剖面圖(三)

滬尾砲台環場:砲台牆剖面圖(三)

  • 主題與關鍵字:主題:建築
  • 描述說明:砲台牆剖面圖(三)
  • 資料識別:數位檔案編號:E008.jpg
43 / 400
滬尾砲台環場:砲台牆剖面圖(四)

滬尾砲台環場:砲台牆剖面圖(四)

  • 主題與關鍵字:主題:建築
  • 描述說明:砲台牆剖面圖(四)
  • 資料識別:數位檔案編號:E009.jpg
44 / 400
紅毛城圖片檔:淡水紅毛城古蹟區遠景舊照片

紅毛城圖片檔:淡水紅毛城古蹟區遠景舊照片

  • 主題與關鍵字:主題:建築
  • 描述說明:台灣日據時期,英國向日本人提出永久租借的...
  • 資料識別:數位檔案編號:TS01-1-0000-0...
45 / 400
紅毛城圖片檔:淡水紅毛城與淡水河岸相對位置圖

紅毛城圖片檔:淡水紅毛城與淡水河岸相對位...

  • 主題與關鍵字:主題:建築
  • 描述說明:清末淡水依中法天津條約開港,照片中之左上...
  • 資料識別:數位檔案編號:TS01-1-0000-0...
46 / 400
紅毛城圖片檔:淡水紅毛城1970舊照片

紅毛城圖片檔:淡水紅毛城1970舊照片

  • 主題與關鍵字:主題:建築
  • 描述說明:1970年所拍攝,當時為日治時期二次世界...
  • 資料識別:數位檔案編號:TS01-2-0102-0...
47 / 400
紅毛城圖片檔:淡水紅毛城舊照片2

紅毛城圖片檔:淡水紅毛城舊照片2

  • 主題與關鍵字:主題:建築
  • 描述說明:英國覬覦台灣經濟利益,於1861年開港後...
  • 資料識別:數位檔案編號:TS01-2-0103-0...
48 / 400
紅毛城圖片檔:淡水紅毛城東向立面圖

紅毛城圖片檔:淡水紅毛城東向立面圖

  • 主題與關鍵字:主題:建築
  • 描述說明:東、北兩面封閉僅開小窗,尤以底層地牢為然...
  • 資料識別:數位檔案編號:TS01-2-0103-0...
49 / 400
紅毛城圖片檔:淡水紅毛城西向立面圖

紅毛城圖片檔:淡水紅毛城西向立面圖

  • 主題與關鍵字:主題:建築
  • 描述說明:西面底層為地牢之出入口及服務性空間。
  • 資料識別:數位檔案編號:TS01-2-0103-0...
50 / 400
上一頁
第 5 頁
共 40 頁
下一頁
  • 下十頁